來源:
導語:伴隨科技的愈加發達,騙子的詐騙手段也是在不斷的更新,電信詐騙、套路貸等手段也是越玩越溜。前段時間小劉手頭比較緊張,她收到了一條推薦網絡貸款平臺的信息,當時她也沒有多想,就按照短信的提示進行了操作。但沒想到的是,她所下載的這個軟件與正規的網貸軟件就差了一個字,就是因為這一個字,足以讓小劉后悔莫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姑娘背上近160萬債務
小劉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主要負責公司的財務。她最近開銷比較大,手頭也比較緊,就在這個時候,她收到了一條推薦網貸平臺的信息,由于自己也比較缺錢,所以就按照短信的提示進行了操作,下載了這個貸款軟件,但這個軟件與正規的貸款軟件相比,差了一個字。
小劉在這個平臺上申請了1萬塊錢的貸款,但是并沒有通過,其客服稱要先充值5000塊錢來解凍這1萬塊錢,隨后15000塊錢就會打到小劉的賬戶上。但是在小劉充了5000塊錢后,客服又稱要繳納風險金、保險金等各種費用,這時的小劉已被騙子沖昏了頭,完全失去了理智。
她從朋友、親戚那以各種理由借了40萬,就給那個客服打了過去 ,隨后他們又以各種借口讓小劉充值100萬,但此時的小劉只想把自己充進去的錢拿出來,于是她想到公司的財務剛剛進了兩筆錢,想著自己先把錢充值到貸款平臺上,等拿出來之后再給公司還上,但沒想到的是這就是個無底洞。公司的員工在老板那反映,小劉最近經常在微信上向他們借錢,他們懷疑小劉的微信被盜了,這個時候老板才發現了問題,但此時小劉已經被騙了近160萬。
民警:典型的詐騙
小劉發現自己好像越陷越深,于是她就打電話向民警求助,民警告訴小劉,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詐騙手段。小劉的父母是農村的,其父母用他們一生的積蓄給小劉買了套房子,但沒想到的是一下子就賠了這么多,她的父母也有點緩不過氣。
給小劉借40萬的親戚朋友們怕她承受不了,也沒有逼著向小劉要錢,就讓小劉寫了張借條。好在公司老板也沒有起訴小劉,在想辦法保證公司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把財務缺口給堵上去,同時也讓小劉在積極準備公款。小劉打算跟親戚朋友再借一些錢把公司的缺口給堵上,然后再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用來還清債務。
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網絡誘惑的時一定要理智,并且加強自身的防范意識,被電信詐騙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們要吸取他們的教訓,能不在網絡上貸款就不要貸,否則搞不好會因小失大,對此你們還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