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我也不想去看,在這邊花錢看病,還得回老家報銷,往返路費比醫療費更高。”這是不少在異地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問題。隨著我國人口流動日益加快和群眾醫療保障需求快速增長,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已成為我國2億多流動人口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已經在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展開。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提出,要在2021年底前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申請人在異地門診就醫時可憑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或醫保電子憑證直接結算醫療費用。
“為進一步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保障范圍,在做好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基礎上,國家醫保局正積極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司長黃華波日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目前已經在京津冀、長三角、西南5省份(云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截至2020年9月28日,已累計結算202.56萬人次,醫療總費用4.96億元,醫保基金支付2.87億元。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黃華波表示,國家醫保局下一步將全面總結試點地區工作經驗,依托國家醫保局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進一步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范圍,加快形成全國統一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制度體系、運行機制和實現路徑。
據了解,9月28日國家醫保局已會同財政部印發《關于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穩步擴大試點地區、定點醫藥機構覆蓋范圍和門診結算范圍。
“我們確保2021年底基本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住院門診一體化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黃華波說。
(文/本報記者 曾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