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位于西江流域郁江南岸,依托優越的地理環境,港南區引導各村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港南區東津鎮中和村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中和村村委整合70余畝荒田等閑置土地種植優質稻,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和農戶代種給予務工補貼讓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2019年,中和村完成4萬元集體經濟收入目標,帶動了69戶貧困戶277人持續穩定增收。為了帶動優質稻的銷售,港南區還引導通達米業、三禾米業等米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合作,建立產銷渠道,與貧困戶簽訂富硒稻種植收購協議,公司負責提供水稻種子及技術指導,貧困戶負責田間生產,由公司保底或高價回收稻谷,輻射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產業帶動還體現在中藥材產業上。隨著人們的健康和養生意識越來越高,市場對“艾絨”的需求越來越多。港南區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產業,帶動一批貧困戶脫貧增收。德泉中藥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港南區培養種植200多畝艾草種苗,并與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艾制品生產車間,目前,在車間和基地務工的貧困戶已有30多人。車間投產之后,還會繼續擴大生產,用工達到80人左右,還將優先安排貧困戶到車間務工。
李華欣 劉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