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銀行主辦的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金融展在北京成功舉辦,2019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榜單同步揭曉。平安銀行6大項目于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榮膺“2019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平安銀行好鏈平臺、智慧風控平臺、分布式金融PaaS平臺、全線上化智能貸款平臺獲二等獎,無感數據安全控制項目、Thoth安全風險動態管理平臺獲三等獎。本次平安銀行獲獎項目的數量在同業中名列前茅,該行科技引領,科技轉型的發展成效得到了監管和業界的一致肯定。
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科技司司長李偉及評審領導小組成員為獲獎項目頒獎。人民銀行科技發展獎設立于1992年,是國內金融業唯一的部級金融科技技術獎項。銀發獎面向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國銀聯等機構,每年由人民銀行牽頭組織,評審委員和業內專家按照評選流程和標準選出,在業內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廣泛的影響力,是激勵銀行科技創新、展示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
據悉,“平安銀行智慧風控平臺”立足于平安銀行對公風險戰略目標和建設“國內一流的對公風險管理平臺”的戰略遠景,建立了覆蓋全產品、全流程智能信貸風險管理平臺,實現了信貸風險控制的智能化、標準化、數據標簽化、管理精細化,以及標準化流程業務的自動審批、非標準化業務的智能輔助決策。平臺上線后,增強了信貸全流程工作運營、風險績效監控和客戶風險預警的前瞻性能力,實現90天預警前瞻性提升80%,預警命中率提升83%;提升了信貸風險管理效率,降低風險運營成本,智能審批節約500萬成本,智能放款節約1000萬成本,對公信貸不良生成額下降60億,為落實平安銀行智慧風險管理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平安銀行以客戶為核心,打造場景化、智能化、生態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平安好鏈”,融合支付鏈功能,為核心企業及其上游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轉讓、融資、管理、結算、理財等全流程服務。有效加快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多級流轉管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為國內保理行業的深化管理探索出新的途徑。該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服務核心企業484家,上下游企業7225家,累計交易量766億。其中,已與中國電子、國電投、中國建筑、中集集團等大型央國企開展深入合作,并獲得一致好評。
新型供應鏈金融采用平安銀行自主研發的Halo微服務框架,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通過建立核心企業與銀行等其他資金方之間的聯盟鏈,讓賬單、票據、債券等數字資產可以在鏈上流轉,保證鏈上交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不可偽造、不可刪除,通過交易證據鏈的建設保證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可靠性。通過OCR、NLP等AI技術對發票、合同進行智能識別、數字化提取,實現AI自動核查與登記。通過多實體模式、產品工廠、工作流引擎、規則引擎等實現客戶業務流程的參數化,以及客戶定制化需求的快速上線。
“平安銀行分布式金融PaaS平臺”則是基于開放平臺技術,建立一套擁有億級處理能力,全面支持敏捷開發彈性擴展,提升業務連續性支撐能力,實現技術自主可控的PaaS基礎平臺,滿足客戶量安全穩定的交易處理和全智能化的科技運營。該項目在云框架內進行平臺一體化和技術標準化建設,通過平臺化、工具化建設,全生命周期資源管理實現應用系統敏捷靈活開發部署,賦能業務發展。項目通過采用開源技術,提升了該行IT系統自主可控水平,降低了開發運維成本。同時,作為平安銀行金融科技重要產品輸出,將對更多中小銀行和金融企業提供服務。
據悉,“平安銀行全線上化智能貸款平臺”是該行自主研發建設的一套可伸縮、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分布式互聯網智能貸款平臺。該平臺整合了平安銀行及合作方貸款產品,通過開放平臺方式與外部合作機構建立連接,與合作伙伴共享商業生態圈,實現了一個客戶、一次申請、多個產品的一站式服務,提高客戶申請意愿,最大化客戶流量價值。平臺采用流程引擎、服務引擎和規則引擎,通過智能篩客、優選產品、自動核額、AI客服等手段,為客戶提供貸款一站式服務,大幅提升客戶體驗。平臺所有操作都在線完成,規范了業務流程的同時,提高了業務處理效率,避免了線下人為操作的風險。
此外,平安銀行介紹,“平安銀行無感數據安全控制項目”構建了一套面向數據使用的安全治理平臺,實現大數據使用過程中的快速脫敏處理及對非法數據操作的及時有效阻斷?!捌桨层y行Thoth安全風險動態管理平臺”是該行自主研發的全行統一、集中化的安全風險感知與處置平臺,集成全行不同來源、不同維度的安全基礎數據,并通過采用差異化建模、知識圖譜、自然語義識別等大數據技術,構建了可高效輔助安全風險決策的“安全大腦”。
未來,平安銀行將繼續保持科技創新,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化銀行,以科技促質效;構建覆蓋客戶全旅程的生態銀行,以協同固城墻;搭建互聯互通的平臺銀行,以開放享共贏。以數字化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為著力點,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