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存在超過1億家餐廳、水果店、便利店等小店,他們大都缺乏數字化經營意識和能力,傳統的解決方案往往成本高昂且難以使用,這部分市場仍處于空白狀態。面對業態各異、需求階段不同的小微商家們,如何穿越其經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切實有效,具有協同效應的數字化服務?
9月20日,在移卡舉辦的LINK2020智慧經營生態大會上,以“流量、工具、數據,數字商業服務如何穿越經營的全生命周期?”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精彩呈現,移卡集團創始合伙人黃延祥作為主持人,與睿博數據創始人陶承睿、數族科技創始人徐劍、思謀科技合伙人劉剛、絕味食品CTO葛舟展開了熱烈討論。
數字化首先要考慮成本,只有三四家店不要去上ERP系統
過去幾年大家一提到商業都在講流量,但這幾年相比起流量和獲客,大家似乎更關心經營本身,關心所謂的降本增效和“全生命周期運營”。
睿博數據是國內首家提出小門店大連鎖概念的公司,旗下數據服務品牌“甩手掌柜”為國內數百個連鎖品牌提供數字化發展策略服務,包括絕味鴨脖、蜜雪冰城、張亮麻辣燙等。
對于全生命周期運營,睿博數據創始人陶承睿就認為,還是應該回歸到用戶側本身。以連鎖門店為例,從初創期到成長期再到穩定期,每個階段所需要的支撐是不一樣的,“只有三四家店不要去上ERP系統,因為你的收入不足以支撐你管理系統,要等到你的收入可以支撐你的管理系統,數字化適應了思維的改變,業務流程的改變,管理流程的改變,這時候對任何企業來講,數字化首先要考慮成本。”
對此,數族科技創始人徐劍也表示認同,需要用比較低的代價,慢慢對整個社會進行數字化改造,構建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數族是以票據信息化為主的科技創新企業,通過發票產生的數據,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體系和經營。“發票不是個人,是消費者背后所處時空的身份。我們通過發票把B2C的交易轉到B2B。通過這種數據跟金融企業合作,提供例如增信輔助的數據。”
絕味鴨脖擁有上萬家連鎖門店,如何管理好連鎖門店是個大問題。絕味食品CTO葛舟認為,數字化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在不同運營階段有不同需求。一般企業的發展驅動需要經歷產品驅動、規模驅動、管理驅動、資本驅動四個階段,數字化在絕味的整個生命周期運營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連鎖標準化是非常難的事情,絕味在7000家店以后考慮一個問題,店該怎么管?2019年絕味上線了門店管理系統,每個月門店會有30多萬條的門店數據記錄,數字化的方式大大提升門店的標準化效率問題。”
疫情并沒有改變商業底層邏輯,但讓商業競爭格局加劇
2020年的疫情,大大加速了商業數字化的進程,也對整個商業環境帶來了諸多改變,在新的內外部環境下,企業的數字化經營將會迎來哪些趨勢?
睿博數據創始人陶承睿以開店選址進行舉例,線下商業的第一條是地理位置,但目前大多數品牌在選店的過程中,95%以上是靠人判斷,不是靠數據判斷。他預計,未來5年左右,會有超過50%以上的品牌,通過數據來進行選址的判斷。
此外,在基本的經營層面,從裝修到開店的每個環節中,都可以通過過往積累的數據進行準確預知。“對連鎖門店來說,店內設備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熟食是需要冷藏的,我們服務的絕味門店里面,最重要的是冰柜,一個冰柜出現問題的時候,對品牌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通過新技術,我們就能快速知道冰柜的風險在哪里,這些會非常快的落到現在所有的實體門店里面。”
絕味食品CTO葛舟認為,疫情并沒有改變商業的底層邏輯,但是它讓商業的競爭格局加劇了。會要求企業具有更好的成本結構,更快的業務效能,更近的跟消費者溝通的方式,以及更好的需求洞察能力。他舉例說,“我們的門店更多的是街鋪,街鋪有一個特點,在晚上需要開招牌燈,我們做過一個數據的測算,如果不開招牌燈,當天的營業額有5%的下降,有時候店員忙起來會忘記開燈,但通過數字化的方式,這樣的問題就能輕松解決,從而帶來更好的競爭力。”
作為一家擁有明星創始團隊的新興AI創業公司,思謀科技合伙人劉剛表示,人工智能對于零售、消費行業已經有了很多應用場景,以煙酒專賣商家為例,AI可以幫助運營者知道所有產品品類的擺放及位置。以前商家需要每個星期派店員巡視,而現在不需要開發特別的App軟件,只需要讓店員或者銷售人員拍個照,通過小程序上傳就可以識別當天所有的數據。
數族科技創始人徐劍表示,數字化需要企業投入資金、團隊、專項的能力去改造經營系統,而廣大的小微企業往往花不起這個錢,沒有能力進行系統整合,這需要第三方去做這樣的事。
未來數字化會像水電煤一樣,是基礎設施,重要但不貴重
最后,睿博數據創始人陶承睿,對數字化時代商業經營的發展趨勢進行總結。他認為,今天數字時代講的協同,分三個級別,數字化能夠把三個層次都解決。第一個層次是和消費者之間的協同,這點今天已經有非常好的基礎設施出現了,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都有各種各樣的平臺把消費者的協同打通了,我們如何在上面用好它的基礎設施。第二個層次是內部協同,所有內部員工之間的協同,人和設備之間的協同,更好地解決你的效率問題。第三個層次是企業與社會資源的協同,今天也已經開始出現了,城里的品牌去找店、找加盟商、找資金,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數字化來解決。“我相信最終數字化會成為整個線下實體商業最基礎的設施,幫助它更健康的成長。”
絕味食品CTO葛舟認為,疫情給商業帶來了沖擊,但同時也給數字化帶來非常大的機會和空間。未來數字化會像水電煤一樣,是基礎設施,重要但不貴重。誰會拿到這樣的抓手,取決于今天誰在拼命奔跑。
思謀科技合伙人劉剛認為,數字化時代里,人工智能這類前沿技術的普及性會越來越高。對廣大中小微企業來說,整個數字化過程的成本會越來越低,很多都可以通過手機和移動端來完成,不需要進行大量的改造,只需要在門店加一個簡單的攝像頭或者傳感器,就能夠實現數字采集和數據分析。
數族科技創始人徐劍表示,中國傳統講道、法、術。放到企業服務的場景,從數字化工具的角度來講,就是從單體化的工具,到智慧化集合化的工具,再到生態。數字化時代商業平臺未來,將會出現一個無限共贏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