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通訊員 謝煥海 趙東東
本報記者 陳巨慧
沿著京滬高鐵魯南段望去,可以看到在光大國際滕州環保能源發電項目施工現場,汽機間、滲濾液處理站等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中,一個技術高端、工藝領先、設備先進的環保項目新地標正拔地而起。
據了解,該項目是由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光大環保能源(滕州)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項目占地約90畝,采用目前國際主流工藝“機械式爐排垃圾焚燒爐”,總投資約為5億元,總規模為1100噸/天的垃圾處理量,年處理垃圾約40萬噸,年發電量約13000萬度,運營期為30年(含建設期)。
項目將分兩期建設完成,一期配置2條處理能力為350噸/天的垃圾焚燒線和一臺12兆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255500噸。二期配置1條處理能力為400噸/天的垃圾焚燒線和一臺9兆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146000噸。
項目一期投資約3.39億元,于2015年10月30日開工建設,2016年12月14日圓滿完成“72+24小時”試運行,已完成入廠垃圾123.31萬噸,入爐垃圾92.92萬噸,滲濾液處理29.53萬噸,發電量3.3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2.78億千瓦時。
項目二期投資約1.53億元,于2019年11月1日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總工程進度90%,其中土建工程完成95%,安裝工程完成90%,預計2020年11月投產運行。項目二期建成后,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400噸/天,新增滲濾液處理能力250噸/天,新增年發電量約4426萬千瓦時,新增年節約標煤約1.8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約5萬噸,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70%以上。
光大國際滕州環保能源發電項目在運營過程中,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環保工藝和最嚴格的環境排放標準,項目煙氣排放標準達歐盟2010標準,所產生的爐渣將實現綜合利用,飛灰在廠內螯合固化后送至垃圾填埋場分區填埋處理,滲濾液處理達到工業循環水冷卻水標準,供廠內循環利用,真正實現“零排放”標準。該項目始終秉持“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理念,著力打造四個“經得起”,即經得起聞(廠區及周邊無臭氣、無異味),經得起看(廠區環境整潔美觀,建設“花園式工廠”),經得起聽(廠區噪聲大小符合國家標準及周邊群眾要求),經得起測(各項排放環保指標隨時檢測,均能達標)。同時,創造投資價值,承擔社會責任,切實處理好滕州市的生活垃圾,確保環保指標達標排放,圓滿完成項目運營任務,為保護綠水青山作出積極貢獻。
該項目的建設將輻射周邊地區,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滕州市城鄉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有效地解決城市垃圾污染及資源回收問題,實現滕州市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進一步保護城市生活環境、改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