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將至,天氣回暖,我市主要夏收作物小麥和油菜已經恢復生長,普遍處于拔節期和蕾苔期,部分早播油菜進入花期。總體長勢良好,一、二類苗占比80%以上,但也存在長勢不均衡、兩極分化的現象。
一、當前小麥、油菜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田塊群體密度偏大。由于秋播播種條件好和播種量偏大的原因,部分小麥和油菜總苗數偏高,群體密度過大,后期倒伏和病害大發生的風險較高。
二是部分田塊冬前管理不當。主要是施肥過多或偏少,沒有控旺促弱,田間三溝不通暢,除草效果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旺苗弱苗并存、漬害草害較重等情況,抗逆性較差,不利于穩產高產。
進入3月,降水增多,并會出現明顯降溫的“倒春寒”天氣。過早進入幼穗分化的小麥和早花油菜易受低溫凍害威脅,導致穎花退化和分段結實。部分田塊“三溝”不暢、草害嚴重,有利小麥條銹病和油菜菌核病的發生為害。
二、春季田間管理意見
小麥進入拔節期、油菜進入蕾苔期后,大田管理應遵循“因苗制宜、分類管理”的總原則,認真抓好田間管理:
1.抓緊清溝排漬。春季雨水較多,各地要抓緊清理“三溝”,保證溝渠相通,雨住田干,防漬除濕,保護根系生長,預防倒伏,減少病害發生,防止早衰。特別是水田小麥和油菜,氣溫回升也是蝦稻田投放蝦苗的關鍵時期,大溝和干渠的水位較高,田內積水不易排出,更要做好協調排漬工作。
2.早施拔節肥和苔肥。小麥拔節和油菜現蕾是養分消耗最大的時期,適量追肥能促進苗情迅速轉化升級,增強防寒抗逆能力。針對弱苗,小麥每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油菜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和氯化鉀3-5公斤;針對旺苗,小麥可在葉色褪淡后每畝追施5-7.5公斤,油菜每畝追施氯化鉀3-5公斤;旺苗可不施或少施氮肥。油菜要增施硼肥防止花而不實,開花后不宜追施氮肥。
3.小麥抓好“一噴三防”。當前,個別地方已出現小麥條銹病為害,各地要及時組織監測防控,對已發病的田塊要盡快進行施藥防治,做到見點打片、見片打面,防治條銹病擴散蔓延。小麥抽穗后,重點防治赤霉病,可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磷酸二氫鉀等混配劑噴霧,達到防病蟲、防早衰、防倒伏,增粒增重的效果。
4.油菜抓好“一促四防”。通過噴施葉面肥、硼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蟲劑、殺菌劑等混配液,促進油菜生長發育,防止花而不實、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溫逼熟,增加角果數和粒重。
2022年2月28日
【來源:荊州市農業農村局_種植業】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