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多個火種采集地舉行。
涿鹿黃帝城 冬殘奧會“文明之火”在這里點燃
2日上午,在張家口賽區的涿鹿黃帝城,“文明之火”在此采集。
《史記》中記載的“黃帝戰蚩尤于涿鹿之野”中的涿鹿就是此地,涿鹿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因此在這里采集的火種叫做“文明之火”。現場將古人煮飯的工具——鬲,矗立在最高一級臺階中間,由采火人走到鬲側后方,對著鬲下方的火絨反復擊打燧石,鬲下方的柴火被點燃,“文明之火”隨之生成。這樣的取火方式讓遠古和現代融合一體,充分體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取火后進行短距離火種接力,現場運行15名火炬手共計傳遞1.3公里。
張家口“創壩”園區 點燃冬殘奧會“氫”潔之火
3月2日上午,在張家口“創壩”園區東門廣場上,采火裝置啟動后,啟動柱連接的光伏發電系統電能緩緩充滿,青白色水滴狀圓球自動打開,以氫氣為燃料的采火裝置被成功點燃,生成“‘氫’潔之火”。
隨后火種燈進場,火種護衛使用引火棒將火種引入火種燈,進行火種采集。
“和平之火”火種采集儀式在八達嶺古長城舉行
3月2日上午9點,在北京八達嶺古長城上,中外青年人用舞蹈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期盼。當日火炬傳遞的主題是——采集“和平之火。”
八達嶺古長城位于八達嶺西南10華里處,曾經是八達嶺長城防御體系的西大門。這里地勢險要、崇山峻嶺,是滄桑歷史的見證。在此舉行火種采集,主要體現開放、和平的中國態度,展示不畏強敵、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精神象征。
在火種采集現場,1名中國人和4名外國人代表五大洲,用舞蹈表達對世界和平的祈盼,每人手持代表殘奧會會徽的紅、藍、綠三色綢帶共跳和平之舞,將綢帶揮向采火器,共同觸發點火器,點燃和平之火。
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冰壺撞擊”點燃“互助之火”
3月2日上午9點,在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健全人與殘疾人共同用“冰壺撞擊”的方式采集火種。當日火炬傳遞的主題是——采集“互助之火”。
在火種采集現場,由健全采火人協助肢殘采火人,展現旱地輪椅冰壺比賽。采火過程為健全采火人固定輪椅,肢殘采火人用投壺推桿推動冰壺撞擊采火器引燃火種,意在為殘疾人帶來如家般的溫暖和力量,幫助殘疾人群體自立自強,展現人生價值。
中國盲文圖書館:“希望之火” 一起向未來
2日上午,在中國盲文圖書館,兩位視障青年用盲文點刻的方式觸發采火裝置。他們現場拼寫的盲文正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
中國盲文圖書館旨在讓盲人群體更好地獲取各類知識,共享人類文明成果。而在這里采集的“希望之火”,也是表達了對廣大殘疾人群體重返社會、邁向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其他3個火種采集地,分別是北京市盲人學校采集“光明之火”、大運河漕運碼頭采集“源流之火”、天壇公園采集“夏奧之火”。
這些火種采集地涵蓋了學校、社區、圖書館等助殘地標,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地標和現代科技園區,以及2008年北京夏殘奧會的火種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種采集后,都在采集地進行不超過20棒的城市火種火炬接力。
3月2日下午,火種匯集儀式將在天壇公園舉行。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采集的8處火種,連同在殘奧會發祥地英國曼德維爾采集的火種,共9處火種匯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官方火種。火種匯集儀式后,將繼續在以“九天之火”為主題的天壇公園進行火炬傳遞。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