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寧夏將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九個重點產業”等重點工作,組織500名專家到基層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
科技興則產業興。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無論是持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業現代化,還是推進農業數字化發展、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都亟須通過提高科技“含金量”獲得新的發展動能。在市場科技資源難以充分輻射到鄉村的情況下,專家帶著技術“下鄉”,不僅能為農民帶去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讓原本不賺錢的小產業成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還能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帶動形成一批“土專家”“農把式”,優化和塑造全新的農業發展思維,為農村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技術隊。
事實證明,組織專家到基層開展服務,可以凝聚起田間地頭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當然,要想充分發揮好專家的作用,讓他們下得去、用得住,讓制度可復制、可推廣,離不開相關配套制度和公共服務的支撐。相信未來,隨著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制度安排的不斷完善,深入到基層的專家們一定能像一顆顆種子般,在希望的田野上催開絢爛的“創新之花”。(尉遲天琪)
【來源:寧夏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