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剛剛落下帷幕
身邊的運動熱潮卻再度掀起
最推薦的運動——慢跑
運動對我們身體各項機能都有積極作用,幫助鍛煉心肺功能,預防和治療各種慢性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骨關節......甚至包括腫瘤。
勵建安教授表示,慢跑是最安全的運動,也是他最推薦的運動。之前大家都覺得,人年紀大了就不能跑步了,要預防關節磨損,現在這個觀點已經發生改變。勵建安教授是64歲開始跑步的,目前已經堅持六年,身體狀況非常良好,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任何一個時間開始跑步都不遲,為了健康,大家都應該運動起來。
跑步的具體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定,但是勵建安教授更喜歡早上出門跑步,一天之計在于晨,在清晨激活自己的活力后,一天的狀態都會十分飽滿。勵建安教授提醒,慢跑時步幅應該盡量放小,步頻適當加快,控制在180-200步一分鐘,小步幅高步頻的慢跑不僅省力而且運動損傷最小。
“運動是醫藥”——過量運動會有副作用!
勵建安教授反復強調“運動是醫藥”,有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副作用。運動過量或者不當會帶來運動損傷,比如膝關節、踝關節和肌肉的損傷,甚至還會導致免疫能力的下降。如何判斷自己的運動量是否適合呢?以跑步為例,在跑步時如果能哼著歌,和他人自如交流,那說明狀態比較好,運動沒有過量;如果出現上氣不接下氣,那么你可能就已經運動過量了。
想要最大程度避免運動來帶的副作用,一定要遵循運動鍛煉的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第二,持之以恒,把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當你離不開運動的時候,運動就會給你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運動損傷后的應急處理
在發生運動損傷后,如果傷情嚴重,一定要立即就醫。如果傷情較輕,那么可以先對患處進行冷敷,促進血管收縮,減少滲血,如果有腫脹,可以加壓包扎。24小時之后改為熱敷,改善血液循環,使滲出的血液和組織液及時被吸收。
科學康復訓練加速身體恢復
發生骨折后盡早開始康復訓練可避免發生關節僵硬、肌肉肌腱攣縮和骨骼愈合不良等并發癥。勵建安教授說,自己2016年腳部外側支撐點曾經發生骨折,骨折后他一天都沒有休息,堅持保持活動狀態,后來還參加了馬拉松,身體狀況非常好。所以,“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個說法或許已經成為過去式,盡早科學進行康復訓練可加速運動損傷的恢復。但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骨折骨傷都可以立即進行康復訓練,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來源:江蘇新聞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