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原標題:持續關注一線工人技能提升——(引題)
為制造業留住更多高技能人才(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北夢原
對于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而言,過去的一年是一個“比賽年”。從全國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選拔賽到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再到一些行業協會、企業舉辦的技能競賽……密集的賽事讓白映玉感觸良多。
“比賽越來越多,越來越規范,評價激勵機制也越來越順暢。”白映玉感慨,一大批優秀的技能人才涌現,帶動鼓舞更多工人,車間里學習技能、提升技能的氛圍更濃厚了。
去年,白映玉帶上兩會的是一份關于進一步規范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建議。
前幾年參加技能競賽時,白映玉發現,很多參賽選手都面臨著拿到了成績卻難以提升技能等級的問題。“一些選手取得了成績,符合晉升更高技能等級的要求,仍不得不回企業、由企業進行鑒定,但很多企業并不具備執業技能等級認定資格,根本無法晉升。”由此,她去年專門就完善職業技能競賽管理、通過競賽促進實訓基地建設等提出建議。
一年來的參賽經歷,讓白映玉可喜地看到,自己在建議里提到的問題,已經得到了積極回應。相關部門明確,對于技能競賽后的人才評價,“誰舉辦誰負責”。“比如,我們去年參加的廣東省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從廣東省技術能手的申請,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頒發,都由主辦單位全部承擔。”白映玉介紹說。
評價機制理順了,企業的參賽熱情更高。在一次參賽交流中,白映玉感受到了企業對參加技能競賽、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視。“有的企業,上屆比賽剛剛結束,就開始準備下一屆比賽,提前一年選拔人才,進行脫產式的培訓,培訓過程中選手的收入甚至高于平時。”
在以往的技能競賽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這么大的投入力度,體現出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在白映玉看來,這條重要的人才培養通道被打通,企業愿意加大投入,利用競賽平臺加快人才培養的步伐。
“過去一線生產上的工人想要提升職業技能等級,太難了!”白映玉說,按照傳統的職業技能晉升模式,一名剛畢業的工人從初級工成長為高級技師,至少要十幾年時間。而現在,技能競賽這個新平臺為技能人才帶來了新的機會。“我有一個徒弟,畢業之前通過參加各種比賽,20歲出頭就評上了高級技師。前年參加廣東省的比賽,拿到了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現在,我正鼓勵他參加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沖擊全國技術能手。”
一條條技能提升通道的打通,讓更多手握技能的工人快速成長為高技能人才,如何留住他們、讓人才發揮價值,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還是薪酬待遇。”白映玉表示,“現在培養人才道路打通了,留住人才的步子要走得更扎實。”去年,人社部印發《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白映玉專門就此在廣州南沙區進行了走訪調查,已經有一些企業據此開始計劃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以我們當地制造企業的薪酬水平來看,如果指引內容得到落實,一線高技能人才待遇大概能提高20%。”白映玉期待著,這些政策能夠早日落地,為制造業留住更多高技能人才。
【來源:工人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