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刑事判決、刑事裁定和暫予監外執行的正確執行,提升教育矯正質量,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預防和減少其重新犯罪,臨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區矯正
“全過程”矯正教育模式,推動社區矯正教育常態化運行。
一、做好審裁前社會調查環節普法教育。
在審前調查環節,注重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矯正對象及其近親屬做好法治宣傳,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社區矯正,社區矯正的適用條件是什么,教育引導擬適用社區矯正對象回到社區后認罪悔罪,服從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參加公益活動,做一名守法、有益社會的公民。
二、做好接收環節入矯教育
每月組織新入矯社區矯正對象觀看《入矯教育第一課》《社區矯正警示錄》等專題片,集中學習《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河北省社區矯正對象考核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開展入矯宣告、入矯教育考試,引導社區矯正對象樹立遵紀守法意識。
三、做好監督管理環節常規談心談話教育
一是深入開展家訪走訪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家訪走訪,通過家訪走訪,與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當面談心談話,詢問其生活狀況、工作情況、現實表現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育。二是對請假外出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談心談話。對每名因就醫、就學、參加訴訟、討要工資欠款等社區矯正隊對象,逐一進行談心談話,叮囑他們外出期間要時刻警醒自己的特殊身份,注意交通安全等事項,確保外出期間平安。三是特殊時間節點加強政治教育。每遇全國“兩會”“五一”“國慶”“春節”、國家重大會議、重大國際賽事,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政治教育,確保不給國家添亂。
四、做好矯正對象心理輔導教育
與市心理咨詢師協會簽訂服務協議,每月對新入矯和即將解矯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一次心理測試,對存在心理問題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心理矯治,形成《社區矯正對象心理檔案》,祛除社區矯正對象的心理障礙。
五、做好社區矯正對象解矯教育
與縣就業促進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每月向社區矯正管理群發送就業指導信息,促進社區矯正對象就地就業;聘請專業講師結合實際案例,開展職業規劃、社會關系處理等社會適應性教育,使社區矯正對象解矯后能順利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來源:邯鄲市人民政府_部門動態】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