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任務仍然艱巨。正因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首先,要完善監測幫扶機制。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便是精準性,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階段,也要做到精準開展工作。當前,國家鄉村振興局優化監測指標體系,明確監測標準,把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因病因災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按照“應納盡納”原則全部納入監測范圍。根據監測對象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落實產業就業幫扶、醫保社保綜合保障、教育專項救助等措施,目前近70%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相關部門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強化監測幫扶責任落實,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其次,必須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產業和脫貧人口穩定就業。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過去的一年,我們在脫貧地區發展產業和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的成績可圈可點。產業方面,目前全國80%以上脫貧縣已完成特色產業規劃編制,2021年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就業方面,2021年全國通過加強脫貧勞動力就業幫扶,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增長4.2%。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再次,要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為何要加大支持力度?因為這里最容易發生規模性返貧。比如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是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考慮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統籌考慮脫貧摘帽時序、返貧風險等因素,結合各地實際確定的。這些重點幫扶縣分布在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省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難度大,有必要強化政策傾斜。再比如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安置的是生活在自然環境惡劣、生存條件極差、自然災害頻發地區,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人口。經過數年脫貧攻堅,總計960多萬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的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搬遷實現脫貧。如何為搬遷人口創造就業機會,保障他們有穩定的收入,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歸根結底有賴于推動各項幫扶政策落地見效。我們要嚴格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來源:寧夏扶貧開發辦_媒體報道】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