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多個外賣平臺推出“春節激勵政策”,為就地過年的外賣騎手提供了較為優厚的待遇,而不少外賣騎手也選擇留在廣州過春節,孫濤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經連續4年沒有回家過年了。“能讓在廣州過年的人們足不出戶也能吃上熱乎飯,我們外賣騎手辛苦點也值了。并且春節留在這里可以多掙點錢,節后‘錯峰回家’也挺好的。”孫濤說。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外賣騎手這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群體,了解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奮斗故事。
連續4年在廣州過年 “逐漸喜歡上這座城市”
孫濤是陜西人,來廣州7年了,在做外賣騎手之前,他曾干過其他行業,但最終還是覺得送外賣適合自己。“不需要太多話,踏實就行。”他已經連續4年春節留在廣州過年,今年雖然自己不回家,但孫濤給父母各買了一套羽絨服寄回去。因為他知道,如果給父母寄錢回去,他們肯定舍不得花。收到羽絨服的那一天,在視頻中,孫濤父母臉上都笑開了花。
當外賣騎手5年,雖然工作辛苦了點,但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孫濤挺喜歡這種工作節奏的。孫濤說,隨著越來越多市民選擇在網上點餐,外賣騎手這個行業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有時遇到配送高峰期或是惡劣天氣,配送時效受影響了,客戶都沒有責怪他;有時送餐遲到是因為商家出餐慢,這種情況下,孫濤也會提前跟客戶打電話溝通,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他告訴記者,只要如實說明理由,并且態度誠懇,多數情況下都會得到客戶的諒解。而在春節期間,甚至會有熱心的客戶給他派利是。
孫濤表示,做騎手雖然辛苦,但只要手腳勤快,收入還是相對穩定的,自己每個月大約有1萬元收入,他和另外兩個同事合租了一套房,房租分攤下來每個月只要600元。由于自己目前單身,開銷也并不大,每個月收入基本上都能攢下來。“如果很拼命,并且運氣好的話,每個月也能有2萬元收入,但意味著每天可能要跑16個小時以上,連飯都顧不上吃。我不想把自己搞得這么累。”
孫濤說,他逐漸喜歡上廣州這座城市,“廣州是一座特別包容的城市,我在廣州也能吃到家鄉美食。”因為經常送餐,廣州哪些地方有陜西美食,他十分清楚。孫濤準備等到4月份天氣暖和了再回家看望父母。而新的一年,他也希望自己在送外賣之余有一些自己的時間,這樣就有機會找女朋友。“我今年29了,在我們老家,在這個歲數早該結婚生娃了。但送外賣太忙了,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其他人。”
每天“飛奔”14個小時“生活不易還得繼續”
說起剛入行的經歷,孫濤唏噓不已。剛做外賣騎手前兩個多月,他沒掙多少錢,原因就是找不到路,或者找不到客戶的準確位置,所以經常因遲到被客戶投訴,從而被平臺扣錢,一個月起早貪黑忙下來還不到3000元。
孫濤表示,對外賣騎手來說,最怕顧客的差評和投訴,“如果是顧客投訴,不僅這一單白送了,甚至還要虧錢。”根據投訴的內容和程度不同,以往每次遇到顧客投訴,他都會損失100元。
如今,孫濤每天工作大約14個小時。別人吃飯時他往往在送餐的路上,所以孫濤長年飲食不規律,這也導致他經常胃疼。他去年到醫院體檢,醫生說他有膽囊結石,建議做手術,但孫濤決定保守治療。在廣州他沒有親戚,也沒有女朋友,要做手術連個簽字的人都沒有,更何況術后要休息兩周,這個損失他承擔不起。別說按時吃飯,連按時吃藥他都很難做到。
孫濤最難忘的一次送餐經歷是前年的一天。當天傍晚他剛從家里出來就已經大雨傾盆,隨身穿的雨衣根本不起作用,鞋子也濕透了。因為已經到商家取了餐,接單后就不能取消。而如果送餐遲到,不僅不能掙錢還要賠錢,孫濤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開。
其中有個訂單在城中村里面,因為巷子很多,孫濤找了十多分鐘始終沒有找對地方。顧客不斷來電話催促,與此同時,他的室友剛好因為一些生活瑣事也打來電話質問他,孫濤一時情緒有些激動,開車也有些分心,結果在一個紅綠燈路口,他準備右轉時撞上了一輛正在直行的汽車,汽車的車燈位置被撞得癟進去一大塊。而孫濤也從車上摔下,外賣箱里的5份外賣也從箱子里掉了出來,其中3份已經摔得不像樣子。最終交警認定孫濤負全責,經過協商,孫濤賠償汽車車主2000元。來不及擦拭身上的傷口,孫濤趕緊收拾剩下的兩份完整的外賣繼續派送。
由于事故耽誤了時間,等兩份外賣送到的時候已經遲到了半個多小時,盡管孫濤態度很誠懇,客戶還是給了差評;至于那3份損壞的外賣,損失也由孫濤承擔,加上自己電動車的維修費,那一天里孫濤一共損失2800元。原本很少喝酒的他,當晚回到宿舍一個人喝了一瓶白酒消愁。到第二天酒醒了,他依然得送外賣,生活還得繼續。“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孫濤皺了皺眉頭說。
“倒頭就睡”沒空談對象 如今對于相親更加積極
孫濤坦言,眼下最讓他發愁的是每天太忙了,一直沒空談對象。他每天大約能睡6~8個小時。每晚送完外賣回宿舍,他幾乎倒頭就睡,除了顧客,他和外界接觸的機會很少,更不用說接觸女生了。“除非找一個女騎手結婚。”孫濤笑著說。
孫濤告訴記者,女騎手通常都不愿意和男騎手談對象。“可能女騎手覺得這份工作太辛苦吧。一旦兩個人都是騎手,根本沒時間顧家。”
孫濤表示,外賣騎手中的大齡青年不在少數。他所在的配送站中,有一大半以上騎手還是單身。“太忙太累了 ,哪里有精力和時間去談對象?”兩年前,孫濤通過某相親平臺網站注冊了一個賬號,在平臺的“撮合”下和幾個自己心儀的女生加了微信,并且也有在線下見面,但最終都沒能成。有時對方一聽說他是外賣騎手,就不是很感興趣了,這讓他很糾結。“我也不能欺騙對方,否認我是送外賣的。”
如今,29歲的孫濤也有了危機感。最近這兩年,他對親朋好友介紹的相親積極了很多。去年11月,老家的二姨給他介紹了一位相親對象,他還專門回去了一趟。過去他一直以為,憑自己的長相和收入,找到合適的對象不成問題,現在看來可能有點過于樂觀了。如今,他期盼著能有熟人給他介紹一位合適的對象。“不用多漂亮,能一起過日子就好。”
每年有30%流失干5年已是“資深騎手”
和孫濤不同,騎手楊鑫則是外賣騎手中為數不多已經結婚生子的。雖然被同伴們稱為“老楊”,其實楊鑫今年也不過37歲,只不過在這個吃“青春飯”的行當里,楊鑫已經算歲數較大的了。
早在楊鑫當外賣騎手之前,他就和現在的妻子認識了,兩人同是四川老鄉。當時,楊鑫給一位私人老板當司機,后來公司不景氣,也不需要司機了,妻子建議他邊找工作邊當外賣騎手。從2012年開始,楊鑫成了一名外賣騎手,從最開始一天賺幾十元,再到后來巔峰時期一天能賺五六百元。慢慢地楊鑫發現,送外賣也要動腦筋。他摸索出自己的辦法:接單盡量接同一個區域內的訂單,順路的訂單多接,這樣一趟路就可以多送幾單。
即便是休息時,楊鑫也會到自己經常送單的幾個小區里“踩點”,主要是了解小區的情況,比如騎電動車讓不讓進、步行到每一棟的大概時間要多久等。隨著送外賣越來越有經驗,他也賺得多了一些。
楊鑫告訴記者,他喜歡和那些真正熱愛這份工作的年輕人們一起工作。他說,做外賣騎手有幾類人,第一類是不善交際,喜歡工作自由,掙多少花多少的青年人;第二類是精力旺盛,每天可以跑16個小時的“工作狂”;第三類是暫時找不到其他工作,把送外賣作為“保底選項”的人。
楊鑫說,外賣騎手流動性也很大,像他這樣持續干了10年外賣騎手的在業內不算多。很多人堅持3年已經不容易了,能干5年的就已經是“資深騎手”了。以他所在的配送站為例,每年都有30%的騎手流失。
“騎手找女友”是行業難題
每年春節過后,已婚的楊鑫總要給配送站里還沒結婚的年輕同事發利是。“今年要找到女朋友啊,明年就不用我派利是了。”楊鑫笑著對站里一位95后騎手說。
對于孫濤介紹的外賣騎手生存境遇,楊鑫深有感觸。“我們很多外賣騎手過年基本上不回家。所以每年春節都會安排兩次聚會。”但因為每個外賣騎手的跑單時間不同,有時到了晚上11時依然有騎手在熬夜送餐,所以要把配送站里的所有騎手集中在一起吃頓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楊鑫記憶里,每次聚會時大家都會說起工作中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有時他會被同事們的故事感動得直流眼淚。
楊鑫坦承,“外賣騎手找女朋友”的確是行業難題。“每天跑十多個小時才能賺到1萬元,并且日夜顛倒,哪有時間去處對象?好不容易找個看得順眼的,人家一聽說是送外賣的很容易就沒有下文了。”在楊鑫看來,根本原因是外賣騎手這份工作還不夠體面,難免會被“嫌棄”。
楊鑫說,外賣騎手是一個新興行業,與市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希望大家能夠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如果某個外賣騎手送餐遲到了,他很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這時不給差評,就是對他們工作最大的支持了。當然,如果市民身邊有熟悉的好姑娘不嫌棄外賣騎手的,幫忙介紹一個,他肯定一輩子都會感激你的。”楊鑫笑著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凌躍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