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消費、分期付款、持卡消費有禮等業務不斷翻新,信用卡在為人們信貸消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刺激著年輕人的購買欲望,令他們熱衷于提前消費。數據顯示,近年來信用卡案件糾紛主體年輕化趨勢明顯。(據《法治日報》9月12日報道)
手機出了新款立馬就換,想去哪里旅游說走就走,看到商場搞活動瘋狂下單……時下,信用卡透支功能讓不少年輕人“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然而,借來的錢終究是要還的,過度消費、惡意透支、信用卡套現等問題不僅讓很多人陷入困境,甚至付出慘痛代價,也給金融機構增加了不少風險。
這種狀況的出現,在于一些人缺乏理性消費意識,也在于一些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潤,把年輕人當作營銷目標,不顧吃相地進行誘導。讓年輕人跳出信用卡過度消費的“泥潭”,需要加強宣傳教育,督促發卡金融機構做好提醒、警示,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做到理性消費,適度透支。同時,金融機構要堅持守土有責,嚴控風險,嚴格規范發卡程序,完善信用卡資信評估制度,落實銀行卡管理制度規定。有關方面要加強監管,督促銀行規范信用卡業務,對于惡意透支、信用卡套現等要加大打擊力度,促使信貸市場步入良性運行的軌道。(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