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從中消協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美容美發類投訴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020年上半年美容美發投訴量10270件,2021年上半年16459件,同比增長60%,投訴量位居各類投訴的第五位。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這幾類:一是醫療美容服務不規范,甚至發生了人身傷害等嚴重事故;二是一些美容機構混淆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超范圍開展美容項目,有些機構手續不健全,未依法辦理服務項目審批等;三是機構內美容師、執業醫師等人員沒有相應資質,不符合上崗要求;四是不規范使用輔助產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等;五是發布虛假醫療美容廣告;六是誘導消費者辦理美容網貸,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維權成本高。
2021年3月,消費者黃女士在刷短視頻時看到“芊馥國際妊娠紋修復”廣告,見該廣告宣稱修復妊娠紋效果極佳,便按照廣告指引來到“婧紋美容”門店接受服務,并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辦理了美容貸款。黃女士接受4次修復治療后仍無任何效果,于是提出不再進行修復,要求停止借貸,美容店不予正面回應。后消費者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信息,要求盡快還貸,否則會留下不良記錄影響征信。
經調查,“婧紋美容”大股東在多地持有多家美容經營企業大額股份,這些企業大多短暫經營后注銷。
在消保委的幫助下,黃女士才得以完成還款并取得結清憑證。
涉案公司快速、高頻、短暫、多地地開業、關閉,涉嫌蓄意設幌圈錢,誘導消費者辦理美容網貸,并且涉嫌無照經營、無資質開展醫美服務等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消協提醒,消費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時,應注意該機構是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醫師是否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等。特別是要謹慎選擇美容網貸,理性評估風險,認清自身經濟狀況、還款能力,簽訂網貸合同時,不假手他人操作。
同時,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無證行醫,嚴肅查處醫療美容機構及醫務人員違法違規執業行為,規范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保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