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排隊”成了熱搜詞:超級文和友要排30000桌;海底撈以#花40元可買海底撈插隊服務#登上微博熱搜。
排隊成為“網紅”餐廳的印證,是餐飲蓬勃復蘇的寫照,但也容易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如此次登上的熱搜的海底撈,排隊就為品牌帶來了輿論危機。
超一半人就餐要排隊
剛過去的長假中,外出就餐排隊令不少人還“心有余悸”。
本周,南方日報記者在南方+客戶端發起一項“排隊N小時,吃還是不吃?”的問卷告訴我們,排隊已成餐廳尤其是“網紅”餐廳的標配,近一半南方+網友表示日常出去吃飯“大概率要排隊”或者“基本都排隊”。47%受訪者表示,能忍受的排隊時間在半小時以內。對于排隊的方式,71%左右的南方+受訪者表示更喜歡手機排隊的方式。
近年艾瑞咨詢在一份新餐飲消費趨勢研究報告中透露,超過四成消費者有明顯感覺,近一年自己就餐排隊的時長顯著增加。
口碑的數據也顯示,消費者近一年外出就餐的頻次為平均每周5.2次,平均每次的排隊等位時間接近19分鐘,而消費者整體從到達餐廳到吃完離開,平均的時長為70分鐘,平均排隊時長已經占據整體用餐時間的近30%。
排隊“極端案例”當屬超級文和友,這個國慶長假,超級文和友長沙店有一天的牌號量破30000,“廣州(超級文和友店)的這個數雖然沒破萬,也有好幾千”,入駐超級文和友的西關老店“陳添記”第三代傳承人陳映華告訴記者,國慶忙到“飛起”。
“排隊熱”催旺跑腿生意
“排隊”還帶動了跑腿生意的激增。
美團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3天,跑腿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151%,其中,跑腿代排隊訂單同比增長419%,尤以網紅餐飲店排隊為主,熱衷網紅消費的90后成為幕后“推手”。值得一提的是,美團該負責人表示,廣州是今年黃金周前三天跑腿訂單量增速最快的城市,蘇州和杭州則緊隨其后。
不僅美團有跑腿代排隊等業務,記者在淘寶上搜索“代排隊”,服務商家也不在少數,代排隊的餐廳包括點都德、海底撈、超級文和友等,價格從二三十至一百元不等。
登上熱搜的“海底撈‘花40元可免排隊’”一事,就來源淘寶上的此項服務。
網上有不少賣家在售賣海底撈“黑海會員權益”,稱可以出售所持卡號的會員權益,優先排號。根據海底撈APP提供的黑海會員權益介紹,該等級會員可以在正常營業門店當前網上取號已滿時正常取號,還可以在APP提前兩小時聯系專屬客服、尊享優先安排位置的權益。而成為黑海會員,需要近12個月內在海底撈消費滿1.2萬元。
雖然海底撈已緊急發布聲明,表示將采取法律手段打擊此類行為。但記者在網上仍可找到相關“插隊”服務,可見此項服務依然有市場。
“排隊”是把雙刃劍營銷和優化間需要平衡點
“排隊”對餐廳來說意味著什么?口碑、影響力以及生意。門前沒有長長的長隊都不好意思叫“網紅店”,因此許多餐飲企業有意識地在放大排隊這件事,更有餐飲企業制造噱頭,夸大排隊。早在2018年就曾有媒體曝出商家雇傭排隊充場人員、制造虛假人氣的做法。
除了顯示人氣和影響力,紅餐網聯合創始人、紅餐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樊寧表示,善于運營排隊的商家還會用排隊“生利”。以南方+網友選出的排隊體驗最好的海底撈,雖然動輒等號上百位,但等位過程中提供零食小吃、美甲、擦鞋等額外服務,收獲不少好評。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許多餐廳都配置了排隊小程序,消費者可以選擇先逛商場,等到排號臨近了再回到餐廳。更智能的,如喜茶在達到排隊熱度的頂點后,便推出了“喜茶GO”小程序,通過數字化優化服務,提高效率,從而讓消費者減少排隊時間,獲得更好的就餐體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用互聯網技術優化就餐體驗,解決排隊難等問題,是讓消費體驗迅速跟上消費升級的好方法。(記者 周中雨 李劼)
●你平時出去吃飯,排隊多嗎? | |
基本都要排隊 | 17.65% |
排隊概率較大 | 23.53% |
基本不排隊 | 58.82% |
●你能忍受的排隊時間是多久? | |
10分鐘以內 | 17.65% |
半小時以內 | 47.06% |
45分鐘以內 | 5.88% |
1小時以內 | 11.76% |
2小時以內 | 5.88% |
不會選要排隊的餐廳 | 11.77% |
●你更喜歡什么排隊方式? | |
手機排隊 | 70.59% |
門店取號 | 17.65% |
其他方式 | 11.76% |
●以下餐廳的排隊體驗, 你覺得哪家好? |
|
文和友 | 3.13% |
喜茶 | 12.50% |
海底撈 | 18.75% |
肯德基 | 18.75% |
廣州酒家 | 9.38% |
點都德 | 9.38% |
陶陶居 | 3.13% |
麥當勞 | 15.63% |
星巴克 | 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