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工資薪酬支出減半
傭金收入與股市成交量直接掛鉤,而上半年股市成交量一直在低位徘徊。數據顯示,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上半年跌幅均超過17%,兩市成交量同比也大幅度萎縮。
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券商整體經紀業務下滑明顯,其中,中信證券經紀業務營收59.7億元,同比下降46.7%;華泰證券經紀業務營收52.7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9%。而行業平均傭金凈費率也同比下降20.60%,跌破萬五至0.427‰。
經紀業務下滑,使得券商的工資薪酬支出明顯下降。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有25家上市券商的工資薪酬支出下降,在工資薪酬支出前五位中,中信證券工資薪酬支出減少24.77億元,同比下降31.0%,國泰君安工資薪酬支出下降18.21億元,同比下降32.3%;海通證券支出下降較少,僅為8.20億元,同比下降21.6%,而廣發證券與申萬宏源的工資薪酬支出下降幅度最大,分別為48.6%、52.1%,下降金額分別為30.51億元和25.91億元。
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券商行業的特點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行業收入起伏比較大,不僅僅是營業部門,券商的研究所也會因為人才飽和,或者行業的變化而出現降薪的現象。
“之前在一家華南地區大型券商的研究所負責鋼鐵行業的研究,因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板塊沒有起色,所以工作五年年收入一直在20萬元左右,而熱門行業的研究員,收入翻番的不在少數。”該分析師透露。
華泰被曝變相裁員、克扣收入
此前,有媒體報道方正證券員工在社交網站透露公司內部下發了《關于啟動組織效率提升項目的通知》,核心意思是“今年要么裁員20%,要么降薪20%,集團下的命令。”但方正證券隨后對此事進行回應稱:“不是單方面做淘汰,沒有降薪一說。”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攤低經紀業務下降對公司的影響,不少證券公司都會通過變更考核機制等方式控制成本。
華泰證券的三個有關績效管理的內部文件同日在網上被曝光。其中,托管資產、開戶數等指標都有所調整,凈增資產考核力度、理財產品銷售考核力度也有增加。據媒體報道,8月29日,華泰證券部分營銷人員在廣州集體上街,認為公司單方面制定的考核指標根本完不成,是變相克扣員工收入和變相裁員。
9月6日,新京報記者致電華泰證券,對方稱“公司與營銷人員溝通機制暢通,重視一線反饋的業務訴求,考核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將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實現公司、客戶及個人發展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