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下打新1000萬門檻或將成為“過去式”。
記者發現,在接下來5個交易日里共有11只新股申購,其中有8只已提高網下打新門檻,從1000萬提升至2000-3000萬不等。
有投行人士反映,近一個月來網下打新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急劇增加,投行對合格投資者的審查任務也隨之加重,門檻提高將成為趨勢。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已有券商開始提升網下打新申請資格的審核標準。
告別1000萬門檻
根據8月24日證券業協會的最新數據,目前網下個人投資者已達12787人;該數據在7月29日時僅為7578人,增長逾六成。
個人投資者的踴躍參與主要源于打新能帶來“無風險收益”。在以往,打新公告僅要求1000萬市值門檻即可;提升門檻的僅僅是個例,比如8月初新股宏盛股份(603090.SH)、橫河模具(300539.SZ)將市值門檻提高至2000萬元。
然而,自從進入本周以來,2000萬以上的門檻成為“新常態”。
記者發現,在接下來11只新股股申購中,有8只已抬高網下打新門檻。具體來看,8月22日公告詢價的亞泰國際(002811.SZ)、常熟銀行(601128.SH)、三角輪胎(601163.SH),均要求“前20個交易日持有深市非限售股票的流通市值日均值為2000萬元(含)以上”;隨后兩天(23-24日)的創新股份(002812,SZ)、隴神戎發(300534.SZ)、振華股份(603067.SH)亦作出同樣要求。
而23日發行的兩只新股——新天然氣(603393.SH)、城地股份(603887.SH)更要求網下打新者需要3000萬流通市值股票。
上述新股里的其中一名承銷商資本市場部人士向記者坦言,“主要因為近期增加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太多,投行工作量特別大。”他表示,資本市場部要審查個人投資者是否符合打新資格,不僅審核是否達標市值門檻,還要核實個人投資者的身份信息、親屬信息,核查關聯關系。
“如果把門檻上升至2000-3000萬,投行工作量基本可以減少一半。據我從同行了解到,其他券商也有意要把網下打新門檻提高。”該資本市場部人士表示。
以宏盛股份為例,公司網下打新門檻為2000萬,初步詢價對象家數僅2347家,而與其同期發行新股的平均網下詢價對象為4048家。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分析稱,2016年以來,參與網下打新的初詢配售對象家數均值以月均18.24%的增速快速上漲,至8月份,網下單只新股初詢配售對象家數已上升至平均3717家,配售對象家數的激增直接大幅增加了投行工作負荷。
為此,上交所還下發通知,對配售環節中出現錯漏予以處分,這應是主承和保薦人提高網下市值門檻最直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