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房貸收入比:接近美日歷史高位。15年底中國居民房貸收入比高達0.46,超過日本地產泡沫時期水平。15年房貸增速23%,16年上半年3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卻只有8-9%,因此房貸收入比飛速上升。如果維持目前25-30%的增速水平,將在明/后年達到美、日目前水平(分別為0.71和0.68),并在2020年達到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歷史高點。
新增房貸銷售比:自11年以來持續上升,15年達到35%,16年上半年則高達42%,接近美國金融危機期間峰值水平。中國居民購房加杠桿的速度或已接近極限,未來加杠桿的空間已非常有限!歷史新高,岌岌可危!
新增房貸/GDP:飆升的新增房貸意味著未來數年居民部門償付壓力巨大。日本在房產泡沫最嚴重的89年未超過3.0%,美國金融危機前新增房貸/GDP在05年達到8.0%后見頂回落,而中國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占GDP比重已達6.4%,不僅較去年暴漲,也與美國歷史高點相當接近,表明中國居民購房或已將杠桿用到極限!
中信證券陳聰:居民部門的整體杠桿率不高,重視不動產的價值
整個社會不動產的總價值相對于信貸余額來說相當龐大,居民部門的整體杠桿率不高。但銷售額中來自信貸支持的資金快速增加,且占比不低。
社會存量杠桿率:截至2016年7月,中國居民的未償還杠桿負擔(公積金+商業貸款)超過18萬億元,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房地產存量杠桿率僅有不到13%。
也就是說,全國平均來看,100萬的房子,最多只有12.9 萬的按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沒有償還。掌握不動產的業主并沒有什么還貸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