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價空間收窄考驗選股能力
隨著資金的哄搶與折價空間的收窄,定增產品的收益率漸失吸引力。
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在“可追蹤今年收益率”的定增類私募產品中,有428只定增產品處于虧損狀態,205只仍在盈利。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部分存續較久的定增產品,因為以前折價空間比較大,收益也較高,資金方看過往歷史業績。但新成立的定增產品運氣不一定好,如果高位拿項目,收益率會有較大的浮動。”
前述深圳公募基金的定增基金經理表示,“對于點位的判斷,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如果沒有折價抑或折價較少,會有很大的虧損風險,定增收益肯定會受到較大影響。”
盡管有機構選擇量化對沖策略提升定增產品的收益,但多家機構投資者認為,選股能力仍是關鍵。上述廣發資管權益部定增產品投資經理談到,“我們基于基本面研究,不盲目拿票,分散投資,尋找明顯被低估和有拐點的標的”,興證資管創新投資部總監魏越鋒表示,“首先加強項目的篩選,加大投研力量的投入;其次,將項目做一個組合投資,降低風險。”
目前,監管部門正對杠桿資金進行約束;同時加強對定增項目的審核力度。這是否會影響機構參與熱情?
上述廣發資管權益部定增產品投資經理表示,“定增仍然是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資方式和渠道,審核加強有助于市場規范發展,定增的發行家數和數量一直在增加,定增將在較長時期具有投資價值。”
“短期內還是會保持火爆,因為增量資金太多,想參與認購的機構投資者太多了。”前述定增基金經理表示。
上海的私募基金經理則相對悲觀,“當下的行情不會持續太久。主要取決于市場的風險偏好,目前市場沒有太大的起色,有可能破位下降;另一方面,資管八條底線的新規,使得資管杠桿不得不撤離,這塊的資金量也會下降。”另一方面,他認為項目并不優質。其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一直未有認購定增項目。“我們事實上一直在看項目,但沒有下手。因為即使不考慮折價,現在的項目本身沒有太大吸引力。我們覺得定增方面不存在大的趨勢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