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產業資本、保險、券商之后,公募基金再度面臨一個強有力的市場話語權爭奪者。
8月末,私募基金的認繳規模已高達8.03萬億,幾乎可與8.53萬億體量的公募基金“分庭抗禮”;更為重要的是,在公募依靠貨幣基金和委外資金“撐臺”之際,錦衣夜行的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已壯大至2.14萬億,距公募股混基金2.58萬億的規模僅一步之遙。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內高凈值客戶數量的持續增長和私募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私募基金行業將向著更加規范、專業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一批大型私募機構的逐漸壯大,有望使得私募行業的市場話語權進一步提高。
公私募規模雙創新高
最新公布的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顯示,8月末公私募基金規模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4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60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管公司1家,各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8.53萬億元。
分細項來看,混合型基金8月末規模達到1.86萬億元,較7月份增長了671.81億元,在各類型基金中規模增長最多,增幅達到3.75%;另一個權益類大頭股票型基金在8月份也獲得393.14億的增量,8月底總規模達到7197.5億元。
而封閉式基金8月底規模為3419.73億元,較7月底增長了16.54%,是8月份增幅最大的一類基金。
低風險產品中,債券基金在8月份持續擴容,8月底債券基金總規模達到9866.18億元,較7月底增加了637.93億元,增幅高達6.9%。
此外,貨幣基金規模繼續增長,8月份實現313.59億元的增量,增幅達到0.7%。至此,貨幣基金在8月底總規模達到4.53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占基金總規模的比重高達53.13%。
2015年年底,公募基金規模摸高至8.4萬億元,經過8個月的起伏,基金總規模終于突破歷史高點,創出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銀行委外資金大量涌入公募基金,是公募基金規模不斷激增的重要原因。8月份新增公募基金達到117只,不僅這一數量創出年內新高,而且其中多數是靈活配置型、債券型或者封閉式基金,屬于委外資金偏好的品種。
另一方面,私募基金8月末的規模數據同樣亮眼。
據基金業協會9月9日公布的最新私募登記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為17085家,相比7月底增加了618家,增幅3.75%,為今年以來單月增長數量之最。
事實上,在8月1日大限前,私募管理人家數下降較多,截至2016年7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6467家。但在8月1日大限之后,私募管理人的數量在大幅下降之后不僅恢復增長,且創出年內單月增長數量之最。
與此同時,私募管理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在8月也取得可觀的增長。數據顯示,8月底已備案私募基金39704只,認繳規模達8.03萬億元,實繳規模6.43萬億元,同樣創出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