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是純債,專家稱可代替定期存款
既然定開債能“以時間換空間”、“以流動性換收益”,那是不是就適合所有投資者呢?它就完全沒有風險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縱觀市面上的定開債,不僅可以按封閉周期劃分為18個月、一年和半年期不等的基金,其投資范圍也不盡相同。有的產品只投純債,波動性相對較小;有的則能投可轉債,甚至有部分股票倉位,波動性會稍大一些。不過據理財不二牛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200多只定開債中,80%以上為純債基金。
上述基金人士也表示,市場上的定開債大多不參與或少量參與股票市場交易,對可轉債也保持謹慎投資,“這些產品設計的本身就是在流動性、收益和風險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其實大部分還是追求低風險和穩定收益”。
針對此前集中爆發的信用債問題,王群航指出,目前公募債券基金已經開始調整債券配置策略,降低對低評級信用債券的持倉,更多選擇高等級信用債、利率債。為了規避信用債風險,利率債與中短久期、中高等級信用債也成了不少定開債基金經理的選擇。也正因如此,不少專業人士建議將定開債作為固收產品來配置。王群航就建議投資者把定開債“作為同期限銀行定期存款的替代”。
馬全勝也表示,富國基金統計發現,定開債近一年收益的中位數是6%以上,這個收益率跑贏了一年期的銀行理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它的收益率和風險相對較適中,符合當前市場主流的需求”。
“如果對流動性需求不高,又希望獲得高于普通債基的收益,可以選一只定開債做長期配置和投資。”上述基金人士也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