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以其投資范圍靈活和參與打新,成為熱門品種。如鵬華基金在8月就成立了3只定開混合基金。其中,8月29日開始發售的鵬華興潤僅售2天就提前結束募集;同樣,招商基金8月新成立基金多達13只,絕大多數為瞄準打新的混合型基金。
“這些基金的目標就是參與新股申購、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圍繞底倉倉位,約4000萬-5000萬股票市值波段操作,傾向低估值+高分紅品種。”9月5日,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債券則主要配置高等級信用債和短久期利率債,票息年化約為3%。目前,以債券筑底、輔以打新的靈活配置類基金已成為業內主流。”
底倉上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網下申購太過火爆,券商已開始大幅上調網下申購門檻。
“從8月上旬開始,新股申購的股票底倉倉位提升至4000萬元,最高的已達5000萬元。”9月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稱。“這也給一些股票倉位較低的打新基金帶來了新的問題。對打新基金而言,上調底倉勢在必行,之后可能要考慮提高股票市值至5000萬-6000萬。”
其中,在8月上旬12只新股進行網下申購,所有券商均已上調市值門檻,大多調至2000萬元,也有西部證券、華創證券和興業證券調至3000萬元。9月5日進行網上申購的新晨科技(300542.SZ)和通用股份(601500.SH),網下申購門檻亦都提高到了2000萬元。
從實施效果來看,提高底倉確實減少了申購對象數,提高了中簽率。
統計結果表明,以8月上旬新股為例,首只上調底倉至2000萬元的新股宏盛股份(603090.SH),網下平均中簽率萬分之0.73。其中,A、 B、 C類中簽率分別為萬分之0.92、萬分之0.65和萬分之0.62;另一只2000萬元底倉的橫河模具(300539.SZ), 網下平均中簽率為萬分之0.70,A、B、C類中簽率分別為萬分之0.81、萬分之0.67和萬分之0.63,相比同一批次沒有上調底倉的股票中簽率已大大提升。
華夏基金一位人士表示,打新的收益主要和基金規模相關。據華夏基金的測算,目前中小市值公司的網下申購上限多在2億-4億元左右,每申購日2-3只新股適宜5億-10億元左右的規模。“按目前的新股發行節奏、中簽率和新股漲幅測算,如果基金規模在5億-10億元左右,打新策略將增厚基金收益一到兩個百分點。”
深圳一家基金人士則表示,新股發行節奏加快,將提升打新基金在新股申購方面對基金組合的貢獻。“我們預計5億-8億最佳規模下,新股申購對基金年貢獻將提升約1%,整體新股申購對基金年貢獻有望達到約2.5%-3.5%。但近期基金新股申購的股票底倉倉位提升,基金凈值波動料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