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收益率顯得極具性價比,受到各類投資者追捧。
然而,正是這樣的火爆,導致近期參與打新的的市值門檻在提升。近期從各大基金公司處了解到:基金作為A類投資者,參與打新的市值門檻也從過去“2000萬”基礎提升到“5000萬”才能全“打”。
而在目前新股發行速度加快、新股受到二級市場追捧的背景下,這一情況可能會持續,甚至成為一種常態。
這也帶來的三個問題:
1、 打新基金收益率會受影響?影響并不大,或仍有年化6%左右。
2、 打新基金如何解決?或擴大規模平滑凈值波動。
3、 市值門檻提升會否帶來藍籌股行情?難說。
市值門檻在提高
深圳一位基金人士表示,滬深兩大交易所規定所打新的基本參與市值門檻均是1000萬元以上,此前一直是以此為標準,不過,由于打新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多數參與打新的門檻有所提高,部分發行商要求持倉深交所和上交所個股的市值門檻,分別達到2000萬元、3000萬,這就意味著一共需要合計5000萬元的市值,才可以參與所有新股的IPO配售。
據上述人士表示,從近期情況來看,提高市值門檻的新股占據了七八成。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參與打新的基金經理持類似觀點,他對記者表示,近期打新門檻確實有所提高,通常打新門檻是每只新股的主承銷商自己來決定的,現在大部分券商要求是2000萬市值門檻,少數則是3000萬,從近期發行的第13批新股發行情況來看,未來打新門檻或將存在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深圳一家券商內部人士也對記者表示,最近一批新股全部提升了網下申購市值門檻,其中9家提升至2000萬,3家提升至3000萬,在他看來,以后發行商提高網下打新市值門檻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
不過,盡管業內人士稱提高底倉市值勢在必行,但隨著機構和個人補倉及整合,也有市場觀點認為,主要打新所獲取的超額收益仍在,現在減少的網下投資者數量還將逐漸回升回來,屆時打新的市值門檻提高至更高,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為什么發行商會不斷提高打新的門檻?核心原因其實很簡單:打新好賺錢,大家一窩蜂上,秩序有點亂,現在要提高準入門檻了,錢足夠多投資者的才能繼續買買買!
“其實可能主要限制的是C類投資,就是一些高凈值個人、企業財務投資者等,就是這類人數急劇增多導致參與新股市值門檻的提升。”據深圳一位市場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