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青睞“債券+打新”
新股中簽率下降曾令打新策略一度淪為“雞肋”,然而,隨著近期新股發行頻率增加,新股上市后普遍表現強勢,使得公募打新策略貢獻的收益率明顯提升,再加上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打新相關的基金產品再獲低風險資金追捧。
近日,鵬華基金公告稱,公司原定于發行至9月2日的鵬華弘嘉靈活配置基金提前半個月結束募集。這已是該基金公司本月內第2次公告提前結募。安信基金旗下新優選、新目標、新價值3只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于近期公告稱,產品提前完成募集。資料顯示,上述靈活配置基金實質上多為打新產品。同時,包括廣發等基金公司旗下部分打新基金還設置了日累計限購金額。
“債券+打新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今年以來的數據證明打新的收益增厚效果比較明顯,而且打新為絕對收益,也會提高產品收益的穩定性,所以機構比較歡迎這個策略。”有近期發行了打新基金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多只基金自降管理費
據業內人士分析,由于近期新股發行頻率增加且新股漲幅加大,雖然中簽率沒有提高很多,但打新策略貢獻的收益率已從原來的1.5%左右增加到3%左右,再加上配置債券的收益,上述產品收益率費后可達年化6%。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近期新股頻發,市場打新股的無風險收益逐步抬高,但與去年動輒10%的打新收益而言,仍不可同日而語,基金公司紛紛降低管理費率,變相增厚基金收益,來吸引資金入場。
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已經有超過20只混合型基金主動提出降低管理費率,管理費率多由1.2%~1.5%下調至0.6%~0.9%,而這些基金多為打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