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保本基金經理表示,保本基金的安全墊積累過程比較慢,申購新股增厚安全墊有很大幫助。
據記者了解,新股發行提速后,保本基金參與打新的熱情更為高漲。有的保本基金會線下線上同時參與;有的已經將“打新”當作常規操作,每個交易日都讓交易員自主下單,而不需要基金經理每日提示申購新股。
最多可貢獻2%收益
保本基金收益積累比較緩慢,在當前震蕩市場中,保本基金的業績更是難做。上述保本基金產品中就有28只產品今年以來收益告負。
北京一位保本基金經理稱,基金參與打新獲得的無風險收益,是改善保本基金業績、提升基金投資安全墊的重要方法。一般而言,如果保本基金采用CPPI保本策略,需要利用債券、貨幣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來獲取安全墊,新股發行的增多,可以為保本基金提供提高收益的新的渠道。“保本基金規模多數偏小,打新對收益的貢獻相對就更多一些。”該基金經理說。Wind數據顯示,181只保本基金中有111只的規模在20億元以下,占比達61.33%。
談及打新對保本基金收益的貢獻,上述基金經理測算,按20億元規模計算,假如保本基金累計中簽500萬元,占資產凈值的0.25%,以上半年新股上市后20個交易日平均賺取200%收益計算,打新對保本基金業績貢獻了大約0.5%。考慮到三四季度新股推出速度還會提升,下半年還有1%左右的收益貢獻,全年貢獻應該在1.5%~2%。而如果基金規模小一些,發行速度快一些,加上線下線上同時申購,保本基金的打新收益會更為可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保本基金都會參與打新,一些保本基金就考慮到股票底倉的風險而未參加打新。
北京一位保本基金經理表示,新股中,中小市值股票比較多,參與打新就意味著需要配中小市值股票,而這類股票的波動性比較大,作為風險偏好較低的保本基金的底倉,如果中簽股票無法彌補底倉波動風險的話,凈值可能會出現虧損。
“保本基金畢竟是低風險投資產品,在今年大起大落的市場環境下,持股底倉無法避免凈值波動的風險,還是應該謹慎一些。”上述保本基金經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