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荒”的背景下,樓市、債市和期市今年年初以來均出現“買買買”的熱鬧景象,至今熱度不減。三重渠道大幅分流A股資金,A股市場陷入存量博弈的尷尬境地。
“當前階段貨幣寬松還將持續,三大因素將導致全球利率持續走低,仍是債券為王。預計今后兩年中國股市以結構行情為主,兩年后有望迎來股票大牛市。”券商人士分析認為。
A股的孤單VS樓債期的熱鬧
近期市場流傳一則發人深省的消息:某上市公司擬通過出售增值幅度超16倍的兩套學區房,抹平上半年虧損,以求扭虧保殼。
“冷笑話還真成現實了!上千人的上市公司辛苦奮斗一年的利潤,比不上買一套一線城市的房子的增值收入!”有評論人士感慨。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8月份平均房價漲幅繼續擴大,升至2011年1月份該數據序列編制以來的紀錄新高。2015年A股牛市一大助推因素便在于房價下行驅趕資金入市,目前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火熱的樓市不斷吸引資金介入,間接導致A股增量資金匱乏。
從流動性角度看,諾鼎資產總經理曾憲釗認為,二級市場目前處于較為尷尬的局面,即面臨樓市、債市、期市等多重渠道的資金分流。除了房地產市場外,債市在無風險利率震蕩下行中陷入“買買買”的節奏中,期市則在供給側改革的助力下不斷掀起“黑旋風”。
“從2014年年初開始至今,債市持續走牛已接近3年,本輪牛市周期的長度超過歷史經驗,根本原因在于利率市場化和經濟結構轉型的疊加。”安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袁志輝表示。
袁志輝指出,債市走牛的背景,是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劇烈調整、負債端的資金脫媒明顯、存款理財化迅猛發展、資產端貸款的債券化特征明顯,貸款融資需求轉向債券工具與銀行資產配置從貸款向債券轉移對接。同時,在宏觀經濟新常態下,去產能、去杠桿深入開展,貨幣政策寬松,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加速萎縮,利率不斷走低,并配合了理財規模的膨脹,以及高收益債券等資產供給的減少,從而加劇資產負債表的壓力,并最終形成“資產荒”。
期市的走牛投資者更是有目共睹,黑色系中焦炭、焦煤期貨價格年初以來已翻倍,鐵礦石、螺紋鋼期價一度漲逾50%。期貨市場牛市的來臨,吸引了許多基金的關注。
最新消息顯示,近期監管層分別受理了華安基金申報的白銀期貨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大成基金申報的白銀期貨基金(LOF)和廣發基金申報的東證大商所農產品(12.18,-0.300,-2.40%)指數基金(LOF)募集申請。至此,待審的商品期貨基金已增至16只。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流入商品期貨基金的資金總額已達到540億美元,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