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頓的資助不僅讓我完成了學業,更省去了求職奔波。今年六月畢業后,我將直接入職企業研發中心,用專業所學建設家鄉,這種踏實感讓我充滿動力。”談及即將開啟的職業旅程,河北金士頓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定向培養的研究生劉笑眼中滿是憧憬。
眼下正值高校畢業生擇業求職關鍵期,辛集市各類重點企業通過精準招聘、校企聯動、崗位擴容等舉措,為優秀學子搭建起“從校園到職場”的無縫銜接通道,實現了人才引進與穩崗就業的雙向賦能。
“今年企業招聘規模較去年同比增長30%,不僅在傳統制造崗位基礎上增設了技術研發、電氣工程、氣動設計、信息科技等新興職位,還通過校園雙選會及專業宣講會等多元渠道發布崗位信息。”金士頓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王堯介紹,目前已有8名高校畢業生進入面試流程,其中應屆畢業生占比達50%。
近年來,金士頓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在建設智能化生產線、引入先進設備的同時,累計新增技術型崗位20個,其中50%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目前,公司技術類研發人員占比達20.12%,碩士以上人才占比達3.7%。
為破解高端人才供需痛點,金士頓公司雙管齊下構建人才梯隊:一方面走進河南科技大學開展專項招聘,聚焦軸承專業、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等優勢專業,已與2名本科應屆生簽訂就業協議;另一方面延續“人才儲備計劃”,對辛集本地高中畢業生進行定向培養。這種“從校園到崗位”的精準輸送模式,既緩解了學子的學業經濟壓力,又為企業注入了“帶編研發”的新鮮血液,成為技術型人才儲備的核心路徑。
“圍繞智能化生產線,預計還會新增5~8個高端崗位,企業會繼續通過參加校園招聘、培養應屆畢業生等方式來儲備人才,同時開發就業服務平臺,為員工提供全周期職業發展支持。”王堯說。
同樣在高校招聘中發力的還有澳森特鋼集團,近兩年,企業通過參加北京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發布包括冶金工程、金屬材料、材料成型、電氣自動化、機械制造等相關專業的就業崗位,覆蓋研發、生產、環保、采銷等多個領域,目前達成意向70%以上。
與往年相比,澳森特鋼今年的招聘規模顯著擴大,招聘崗位數量較去年增加18%。值得關注的是,專場招聘會收到的簡歷中,辛集本地的高校畢業生占比超20%,人才“回流”趨勢明顯。
“集團近幾年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啟動了風光儲氫一體化零碳示范園區項目,用工需求較大。”澳森特鋼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聰表示,目前企業已篩選簡歷100余份,正有序組織面試,6月底前已完成80%的崗位簽約工作,確保新項目投產時的人力配備。
辛集市產業升級與智能化轉型不斷加速,各企業對具備專業技術背景、創新能力及數字化素養的人才需求愈發迫切。當前,辛集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已從傳統制造業向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發、綠色能源等領域延伸,形成了涵蓋技術崗、管理崗、研發崗等多層次的崗位體系,為不同專業領域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多元化選擇。
穩崗促就業的扎實舉措與持續的人才輸入,正成為推動辛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隨著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加入本地企業,辛集不僅在產業升級中搶占人才先機,更通過“人才留得住、發展有空間”的就業生態,實現了人才價值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為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記者富心迪 通訊員楊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