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高溫疊加臺風“丹娜絲”影響,杭州最近悶熱異常。8日,“山姆超市2公斤冰塊賣22.8元”的話題迅速登上了網絡熱搜。與此同時,與冰塊相關的周邊產品,今年夏天都悄悄成了爆款。
一塊冰,正帶旺暑熱天里“冰經濟”。
從食用到工業,冰塊全城熱銷
連日來,冰杯、可食用冰袋成為“夏季新貴”,銷量持續走高。
昨天下午兩點,在杭州西溪山姆會員超市,新上架的“農夫山泉純透食用冰”前聚集了不少專門前來買冰的顧客。“家里冰箱制冰太慢,這款食用冰買回去可以快速做些冷飲,給孩子吃再適合不過了。”查看完冰袋的生產日期后,家住附近小區的周女士將冰袋放進了購物車。
買純凈水回家凍起來會更便宜,但冰袋銷量仍舊很好。“最近這款冰袋賣得很火,每天到下午就賣完了,還有顧客向我們反饋補貨速度太慢了。”山姆會員超市一名員工介紹,這款食用冰在相同條件下要比普通冰塊融化速度降低了約20%,所以購買的顧客比較多。
賣得火熱的不止冰袋。7-11武林路店店員指著7S檸檬風味冰杯說:“最近幾周,冰杯基本每天都能賣掉二三十杯。”盒馬鮮生超市里的冰杯近期成了冰棒回購榜TOP1,6月咖啡冰杯銷量同比激增60%,“冰杯+飲料”的搭配場景成為消費主流。
熱賣的冰塊種類不少,除了吃的,還有透明冰、工業冰。像海鮮運輸、餐館備菜、廠里降溫,都離不了工業冰。杭州蕭山金凌制冰廠負責人宋利鋒算了一下:“6月廠里每天賣3噸冰,7月直接飆到30噸。現在產能還沒拉滿,過幾天產量還能再往上沖,這班還有得加嘞!”
奧緯咨詢機構預測,2024-2026年冰品冰飲在即時零售渠道的增速或達39%,2026年市場規模可能突破630億元。
從線下到線上,小家電撐起清涼新消費
持續高溫不但帶動了線下“冰經濟”,也催熱了線上制冷家電消費。家用制冰機、空調扇和創意冰品制作設備等新興制冷小家電站上購物平臺C位。
曾經只活躍于咖啡店、酒店的制冰機,如今頻頻進入家庭購物清單。京東數據顯示,“618”期間,制冰機成交額同比增長100%。與過去傳統的制冰功能相比,家用制冰機不僅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制冰,還配備了抗菌儲冰空間。
“冰量大、出冰快、純度高”,是吸引消費者下單的關鍵詞。淘寶上一款美的家用小型制冰機憑借“一周內杭州市100+人已買”“超4萬人加購”等標簽,迅速沖上了國家補貼制冰機熱銷榜第2名。此外,體積小巧、價格實惠的家用刨冰機今年也成為消費者熱購商品之一。同樣進入家用市場的還有新型空調扇,因其“循環冷風”“省電靜音”的特點,成為不少人書桌上或廚房里降溫的不二選擇。
中國實戰營銷戰略專家諸強新說,除了靠產品創新來提振消費,“冰經濟”的外延可以拓寬,“商家可以考慮發展集納涼、社交、娛樂、消費功能于一體的活動,讓難熬的盛夏漫漫長夜變得有趣。”
記者手記
一塊冰里的熱生意
從線下冰塊的熱銷到線上制冷設備的走俏,一股“清涼消費”潮流正在形成。
從“山姆超市2公斤冰塊走俏”,到冰塊、制冰機等商品銷量激增,證明了在消費升級和生活便利化趨勢下,“冰經濟”展現的旺盛生命力。對于商家而言,抓住這一機遇,或將開啟一片新的藍海。(記者 趙君芳 實習生 周紫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