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葉曉珺) 今年以來,半導體行業逐步復蘇,并迎來并購整合潮。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的收購案就超過了20個。尤其是在“科創板八條”發布之后的短短數日內,半導體行業就刮起了“并購風”。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就有芯聯集成、納芯微、富創精密、希荻微等科創板半導體產業公司先后披露并購計劃。專家認為,半導體行業處于周期底部,這是產業整合的“黃金期”,通過并購重組整合資源,有利于打破行業中低端“內卷”,同時指出,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半導體行業并購時代或將開啟
本月就有多家公司發布并購公告。7月14日,半導體零部件企業富創精密公告稱,擬以不超過8億元收購亦盛精密100%股權,從而彌補上市公司非金屬零部件技術空白,并將客戶延伸至終端晶圓制造廠;同日,電源管理芯片及信號鏈芯片廠商希荻微公告稱,為進一步推進公司戰略布局,提升市場競爭力,二級全資子公司HMI擬以約1.09億元人民幣收購韓國芯片設計公司Zinitix合計30.93%股權。
此前一個月,就有芯聯集成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芯聯越州72.33%股權,從而實現對芯聯越州100%控股,交易完成后,芯聯集成將進一步增強對芯聯越州的控制力,更好地實現協同效應;隨后,納芯微發布公告,擬通過現金方式收購麥歌恩股份,交易對價總計7.93億元,從而進一步豐富公司磁編碼、磁開關等磁傳感器產品品類,并與現有的磁傳感器產品形成互補,交易完成后,納芯微將直接及間接持有麥歌恩79.31%股份。
Wind數據顯示,僅6月17日至7月17日期間,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板塊上市公司并購事件數量環比增長133%,遠超市場預期。
并購成為半導體企業做大做強關鍵手段
業內人士認為,并購是優質科技和創新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重要路徑,尤其是在當前IPO收緊的背景下,許多創業型公司雖然擁有出色的技術和創新想法,但由于資本市場的限制,未必能夠成功IPO。在這種情況下,并購或被并購都是好的出路。同時表示,并購是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實際上,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國內在縮緊IPO的同時正大力推進并購,不少投資人表示,半導體產業本身就具備整合并購的屬性,此外,并購重組有利于行業降低內耗,集中資源重點攻關,提升綜合產出效率。
從國外看,縱觀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史,許多龍頭企業如德州儀器等,都是通過一系列并購實現了業務整合和規模擴張,最終成為行業翹楚,這都證明了并購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科創板八條”提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從全球科技企業發展歷史來看,并購是全球科技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制勝之道。
新一輪半導體上行周期已至
近期電子板塊個股公布的半年報業績預告普遍向好。
有統計數據顯示,按照機構一致預測凈利增速來看,電子板塊有150多只個股今年凈利增速有望超過50%。
二級市場上,在半年報業績超預期的提振下,A股半導體板塊近期持續走強。截至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申萬半導體指數大漲2.71%,一周內,申萬半導體指數累計漲幅達到5.29%。個股方面,裕太微、鍇威特、新潔能、士蘭微、上海貝嶺等多股收獲漲停。其中,上海貝嶺股價創出年內新高,周累計上漲21.50%,周總成交額85.27億元。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從國內多家芯片設計公司發布的半年報業績預告看,業績超預期公司主要包括存儲環節的兆易創新、服務器環節的瀾起科技以及主營數字SoC芯片的晶晨股份和瑞芯微等。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復蘇,中國市場高增長態勢延續,存儲芯片復蘇力度明顯強于邏輯產品。考慮到第三季度為消費電子傳統旺季,看好蘋果產業鏈下游公司、數字SoC公司、存儲類下游公司、服務器類下游公司的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