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湯佳燁)昨天,浙江省統計局公布上半年浙江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092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0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6546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23364億元,增長5.0%。
“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錯綜復雜,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要全力以赴鞏固經濟穩進向好的勢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浙江省統計局分析指出。
創新引領作用凸顯
新動能加快成長
上半年,工業經濟發揮“壓艙石”作用,綠色轉型與新興產業持續加速發展,為浙江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上半年,工業增加值1.47萬億元,同比增長7.1%,對GDP增長貢獻2.5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38個行業大類中,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78.9%。
技術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提高了產業競爭力。上半年,新質產品供給增勢強勁,服務機器人、鋰離子電池、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87.9%、51.6%、25.4%和27.9%。
清潔能源生產較快增長,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增長16.1%,占發電量的比重為34.3%,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
市場需求持續恢復
“三駕馬車”齊發力
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外貿當前表現如何?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萬億元,同比增長4.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增長4.2%,餐飲收入增長7.3%。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新型消費、數字消費、品質消費持續活躍,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化妝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69.5%、49.0%、36.1%、11.0%。這些新型消費需求的興起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有效投資規模擴大。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0.5%。民生領域投資持續發力,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5%。
對外貿易超預期增長。上半年,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為2.56、1.90 和0.6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8.6%和5.5%;占全國份額分別為12.1%、15.7%和7.3%。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民營經濟綻放新活力
截至6月末,全省在冊經營主體數量達1065萬戶,同比增長7.6%。其中,在冊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031萬戶,占在冊經營主體的比重為96.8%。這一組數據不僅反映了浙江省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更凸顯了民營經濟作為浙江省經濟重要支柱的地位。
民營經濟的繁榮不僅為浙江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增長動力,還促進了就業和社會穩定,有助于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體系。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0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81.5%。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民營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3.2%,增速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3.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