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個西部區(縣、市)總面積是全市的81%,GDP卻只占14%。近年來,西部山區建設是杭州鄉村振興的重點、難點、突破點。
聚焦“推進西部山區鄉村全面振興”主題,市委辦公廳舉辦2024年第二場“公述民評”問政活動,圍繞西部山區鄉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鄉村文化”等三方面內容展開問政。
建德草莓種植存在瓶頸、永昌臭豆腐“酒香也怕巷子深”
西部山區該如何實現產業振興?
“草莓是建德的優勢產業,但目前本地種植面積下降到不足1萬畝”“富陽永昌臭豆腐存在墻里開花墻外不香的現狀”……當地老百姓針對各自的產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調查視頻指出,建德草莓種植存在兩個技術瓶頸:一是育苗技術,直接影響莓農草莓苗的采購價格與成活率,并影響產量;二是連作障礙,連作草莓顯著增加草莓病蟲害概率,并影響草莓品相與產量。
建德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鋒表示,調查視頻中提出的兩個問題確實存在,建德也在積極應對。“我們現在發展三級育苗體系,已獲得了很大的進展,比如,杭千高速南北走線的高架下面的區位光照條件充足,我們將這些空間資源利用起來育苗。”
而在富陽永昌,當地臭豆腐的品質與長沙、紹興臭豆腐不相上下,但由于品牌不夠響、附加值不夠高,故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帶領我們企業、商戶去到長沙或是紹興參觀學習他們的經營模式。”永昌鎮當地一家臭豆腐廠負責人黃永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富陽區常務副區長喻乃群提出:“我們要持續擴大生產規模,通過政策的推廣力度加大扶持。同時我們還將講好永昌臭豆腐文化故事,積極爭取申報省級非遺。”
淳安縣嶺后村的自來水時常出現渾濁的情況
人居環境如何整治?
“持續了兩三天水很黃,完全就不能喝。”據淳安縣汾口鎮嶺后村居民反映,“每次水一發黃,當地就開閘排渾水。排了水之后可能會好一點,這很浪費水,而且有時候隔個一兩天,又黃了,沒辦法根治。”
淳安縣汾口鎮嶺后村黨支部副書記毛秋華解釋說:“村里管道也是老管道,時間長了,有十幾二十年了,而且我們村是供水末端,容易受到其他村管道的影響,這需要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一起解決好這個方案。”
市林水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駿回應:“針對淳安縣嶺后村存在的現象體現出了我們制度方面的不夠完善,我們應當是在村口和村委設置減污閥,如果上游有管道進行了檢修,減污閥就應該及時排空,等到水質穩定了再供應給老百姓。”
“另外,我們還應引導老百姓多用鄉鎮水廠或者是城市水廠的供水,我們不光要把農村飲用水的工程建好,更是要讓老百姓用好。在農村飲用水保障方面,我們計劃三年要投資20個億以上。”馬駿表示。
古村失去原有的韻味、紅白喜事鋪張浪費……
鄉村文化如何提升?
建德市新葉村過度新建仿古建筑,讓古村失去了原有的韻味、桐廬縣年輕一代非遺傳承人匱乏形成年齡斷層、臨安桐廬等地紅白喜事鋪張浪費和人情往來成為一大負擔……鄉村不僅要山清水秀,還要富有歷史文化底韻。
針對短片中提出的三個問題,作為本場問政評論專家的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張祝平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及建議。“傳統村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不僅要‘經濟唱戲’,更要‘文化搭臺’,若是沒有了文化,經濟也難以持續發展。所以,在古村的建設和改造上,必須堅持保護第一,對于鄉村的文化,要做一個摸排,做到應保盡保。”
而面對鄉風鄉俗的問題,張祝平提出,鄉風鄉俗實質上是鄉村社會群眾的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其問題的核心是“如何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改造鄉風鄉俗、建立新民俗”。
“要讓老百姓認識到鄉風鄉俗是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在不斷發展的,是流動的,要讓鄉村百姓的生活方式與現代化鄉村相結合,從而建構新的鄉俗。”張祝平說。(通訊員 朱媛 商報記者 黃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