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經嘯侃
日前,莊園牧場(22.720,0.68,3.09%)(002910.SZ)終于正式發布了關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全資子公司食品不合格通告情況說明的公告。
公告表示,2018年5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了《市場監督總局關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8號),莊園牧場下屬全資子公司青海青海湖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海湖乳業)生產的永道布純牛奶、青海大牧場原生奶、青海大牧場濃縮奶調制乳和青海大牧場純牛奶(超高溫滅菌乳)進入抽檢范疇,其中青海大牧場純牛奶(超高溫滅菌乳)出現在乳制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中。
其中抽檢產品青海大牧場純牛奶(超高溫滅菌乳)非脂乳固體含量檢驗結果為7.82g/100g,低于標準最小值8.1g/100g,這意味著非脂乳固體低于國家標準3.5%,登上抽檢“黑榜”。
對此,莊園牧場方面表示,非脂乳固體是指牛奶中除了脂肪(一般剛從奶牛乳房中擠出的鮮牛奶的脂肪含量為 3.1%左右,根據季節不同略有區別)和水分之外的物質總稱,主要組成為蛋白質類(3.0%左右)、糖類、酸類、礦物鹽、維生素類等。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滅菌乳》(GB25190—2010)中規定,非脂乳固體應不低于 8.1g/100g。該項目不是食品安全項指標,為理化指標項目,該指標未達到國家標準規定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并且,公司將從原奶質量、生產關鍵控制點管理、執行產品檢驗程序三方面加強嚴格管理,避免類似問題的重復出現”。
莊園牧場旗下產品上黑榜,引發業內人士與消費者關注,資本市場也將目光投向其經營業績上。
2108年3月29日,莊園牧場公開了2017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28億元,同比下降5.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接近0.68億元,相較于2016年0.76億元,降幅為9.96%。其營收與凈利均呈下降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莊園牧場前身莊園乳業成立于2000年,是甘肅省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的集奶牛養殖、技術研發、乳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乳制品生產企業。
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莊園牧場所屬行業為“C14食品制造業”,其產品主要包括液體乳(巴士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和其他乳制品,其生產的乳制品屬于日常消費品,直接供消費者飲用。
2010年,莊園牧場收購青海湖乳業,并于2014年在“莊園牧場”和“圣湖”兩個品牌的基礎上,推出了“永道布”品牌,將戰略目標由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轉向全國,進一步擴大營銷網絡,提高市場占有率。
2015年10月,莊園牧場在香港上市,登陸港股僅2個月,莊園牧場就在公告中透露了A股上市意向。
2017年,莊園牧場成功完成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在深交所上市的工作,新增股份4684萬股,募集資金凈額3.10億元,成為國內首家同時登陸A股、H股的上市乳企。
但令投資者感到遺憾的是,回歸A股首年,莊園牧場利潤便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而且,產品又抽檢不合格。
業內人士向《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表示,在H股市場與A股市場掛牌,相當于上市公司擁有了“雙平臺”,無形中有利于增強企業形象,進一步拓寬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渠道。
“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相對于H股往往存在溢價現象,高估值誘惑無疑是眾多H股公司回歸A股的一大重要因素。此外,在A股掛牌,今后將能以更高的價格減持套現股份。”
據往年年報顯示,莊園牧場在2014-2016年之間營業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據悉,在此期間莊園牧場還專門購置了專為巴氏奶和發酵乳生產的愛克林包裝線,以實現擴大青海、甘肅地區冷鏈奶產品覆蓋范圍的目的。
但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莊園牧場液體及乳制品制造業營業收入約為5.92億元,占營業收入94.24%,同比減少5%以上。
從分產品看,其中巴氏殺菌乳營收同比減少5.57%,發酵乳同比減少19.61%,滅菌乳同比增加125%左右。
2017年,莊園牧場乳制品行業營收下滑,導致整體營收下滑,曾經主推的巴氏殺菌乳和發酵乳營收均呈下降趨勢。
并且,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后,滅菌乳營收呈大幅上升趨勢,卻又在今年被市場監管總局爆出其中青海大牧場純牛奶非脂乳固體含量不達標,登上“黑榜”。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莊園牧場在戰略上跑偏,定位不夠清晰,產品力不夠強。從冷鏈體系來說,西北地區冷鏈體系比較落后,因此網絡建設成本較高,市場對冷鏈產品的認知度也較低,所以莊園牧場設計的發展路線更像是給資本市場講故事。
“此外,隨著伊利、蒙牛兩大巨頭深耕三四線市場,外資品牌大舉進入,加之西北地區銀橋、三元、高原之寶、天潤等競爭對手,莊園牧場若想進一步在西部市場擴張比較有難度”。宋亮稱。
乳業產品作為食品的一種,其品質的地位不言而喻,一旦某款產品質量有些許風吹草動,其整體品牌形象就會在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重則導致銷量下滑,營收下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但莊園牧場方面表示,該問題批次產品銷量金額為人民幣2.5萬元,占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的0.004%,本次事件對公司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并且,莊園牧場內部人士表示,這個指標(抽檢結果)有爭議,由于該產品保質期為45天,抽檢時樣品已經臨近保質期,季節、溫度等都會對成分含量造成影響。此外,該問題批次產品主要在西寧青海湖地區銷售,當時已啟動了批量召回。
但無論爭議是否成立,產品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卻是事實,這將對莊園牧場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響;
并且,2017年莊園牧場營收與凈利也呈現出下降趨勢,子公司青海湖乳業更是虧損589.4萬元,這折射出其對外擴張與低溫戰略均陷入停滯狀態。
業內人士直言,對于莊園牧場來講,重新定位發展戰略,注重產品質量,并以此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競爭力,改善供應鏈體系,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作者:王詣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