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24日訊(記者 劉小菲)增持計劃推出8個多月一直沒有動靜,在股價連創階段新低的當下,海南椰島大股東和高管們保持“沉默”的作風引來不少中小投資者的不滿。
有股民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對海南椰島增持計劃“引而不發”感到迷惑,并對計劃推出的真實目的表示懷疑;更有投資者在股吧發帖,將海南椰島近期股價的下跌解讀為“惡意打壓意在低成本增持”,并指責該行為損害了中小股民利益。
不過,海南椰島方面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對股民的上述質疑進行了否認,并表示至今尚未增持的原因是出于實施期間的整體考慮,至于該增持計劃是否實施、何時實施,應以披露的公告為準。
2月23日晚間,上交所對海南椰島下發問詢函,要求補充說明至今仍未實施增持計劃的具體原因以及相關定向資產管理或信托計劃的實際進展。
計劃推出8個月依然“零增持”
2017年6月24日,海南椰島發布公告,稱包含董事長馮彪在內的11位董監高及核心人員擬通過券商、基金公司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或信托公司的定向資金信托等法律法規以及監管部門允許的方式,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下限為總股本的5%,上限為8%。按照海南椰島目前總股本測算,此次增持計劃的股份數量在2200萬股至3500萬股之間。
從增持計劃披露到現在,海南椰島已經公布了3份進展公告,最近一份的披露日期為2018年的2月23日。值得一提的是,這三份增持計劃進展公告每份內容都完全一致,均為“截至本公告日,增持主體尚未實施增持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參與海南椰島本次增持計劃的11人,除職工監事許若威持有公司7100股,包括董事長馮彪在內的其余10人均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股價創階段新低 增持計劃推出目的存疑
對于海南椰島董監高人員拋出上述增持計劃而遲遲為付諸于行動的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資顧問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排除該計劃股份僅是海南椰島炒作股價推高公司市值的伎倆。”
海南椰島方面也明確表示,此次增持計劃可能面臨因增持股份所需資金未到位或者資本市場情況發生變化等因素,而導致無法實施或者變更的風險。截至目前,上述增持計劃主體尚未與有關機構簽署相關協議。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海南椰島在增持計劃披露后的60個交易日中漲幅接近10%,而同期大盤僅上漲了6%。或許是因為增持計劃遲遲沒有進展,市場資金已經遺忘了這只股,所以海南椰島在2017年9月18日股價創出階段新高后便快速下跌,并于2018年2月14日創出三年多新低,累計跌幅超過30%。
實際上,上市公司股東增持“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已經廣受詬病。而上市公司屢屢出現增持計劃爽約的真實原因,總結起來可以歸為三點,一是上市公司此前增持計劃本就是敷衍;二是不增持也不會受到處罰;三是打算增持的股東或者高管更多的是想去抄底而不是增持,他們想抄在最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椰島董事長馮彪曾對該增持計劃作出承諾,稱增持主體因職務變動或者自愿退出本次增持計劃的,由其本人進行增持,保證本次增持計劃時間與數量不變。在此背景下,不少股民在股吧發帖,將近期海南椰島股價的下跌解讀為“惡意打壓意”,而目的是便于低成本增持,并直言該行為損害了中小股民利益。
經營性現金流惡化 扣非凈利潤或連虧4年
與“增持期限過半但1股未增持”同時遭到股民吐槽的,還有海南椰島主營業務持續萎靡。海南椰島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7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約為-1140萬元。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海南椰島的扣非凈利潤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金額分別為1160.99萬元、1391.87萬元和4011.0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滑了110.73%、19.89%和188.18%。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海南椰島2017年的現金流也出現了惡化趨勢。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1.6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5608萬元;2017年9月末賬上貨幣資金為2.97億元,而年初金額為7.65億元。另外,海南椰島第一大股東東方君盛,目前已將其手中握有的9341萬股進行了質押,占其持股的99.99%,目的則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
不過,盡管業績難看,但海南椰島仍然拋出了巨額企業品牌推廣計劃。海南椰島去年12月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關于椰島產品何時在央視廣告播出及招商問題時表示,公司已正式加入央視2018年國家品牌計劃,相關廣告將在2018年播出。根據《2018年CCTV國家品牌計劃項目方案》顯示,“行業領跑者”品牌的簽約費用為白酒行業2.8億元起,其他行業2.5億元起。有業內人士指出:“這表現出海南椰島即將大力發展酒類業務,重新打造業績回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