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狠抓攻堅,城區拆改跑出了加速度。抓全域拆征,完成核心區30個城中村簽約拆除,其中雙嶼三年計劃一年完成,濱江商務區、中央綠軸政策處理圓滿收官,溫瑞大道二期100%簽約。及時轉變安置方式,核心區域內貨幣回購率從不到5%提高到了50%,改變了地塊拆征、就地安置的局面。爭取省棚改指標2.94萬戶,占全市1/3、全省1/10。
第二,謀定而動,城市建設打下了基礎樁。開展全域謀劃,目前184個項目有序鋪開,“兩線三片”建設成效初顯;6個占地1110畝、總投資141億的新建社區陸續開工,2個生活體驗館月底投用;錦繡路整治成為城市靚麗景觀。狠抓區塊招商,主動對接國企央企上市公司44家,與4家簽訂總投資68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落地50億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14個。辦好民生關鍵小事,23所學校項目全部開建,引回省級特級教師3人、名師名校長33人,提前3批次招聘教師177人;同時,改造提升農貿市場17個,新增停車泊位9193個。積極儲備人才,入選“國千”2人,引進博士51人、“985”“211”高校畢業黨政緊缺人才116人。
第三,破立并舉,產業轉型對準了突破口。“破”的方面:搬遷改造工業企業327家,清理空殼市場主體4750戶,整治淘汰“低小散”“臟亂差”問題企業3.7萬家;不良貸款化解量占全市一半,被列入鞋革產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立”的方面:出臺總部經濟等省市最優政策,新增“八大產業”小微企業1601家;“小升規”47家;培育稅收千萬元樓32幢、億元樓10幢,總量穩居全市首位;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8家,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設置數、設置率雙雙躋身全省前十,全市唯一一個連續兩年蟬聯全省文化產業重點區。
第四,強化治理,基層基礎得到了新提升。查處不文明行為47萬起,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通過復評。治理城鎮危舊房3319幢、農村危舊房2350戶,整治出租房、合用場所4.4萬家,剿劣通過省市驗收。化解信訪積案173件,依法打擊對象55人次,息訪息訴重點對象70人,化解十年以上遺留問題27個、“疑難戶”64戶。
第五,改革創新,營商環境呈現了新面貌。鹿城區堅持抓人促事,對表現突出的43名科級干部和27名科級預備干部予以重用,讓想干事的“有位置”;對30名不在狀態的科級干部“改非”,讓不干事的“挪位置”;對427名“庸懶散拖貪”干部進行問責。營商環境逐步好轉,一年來全區沒有規上企業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