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形成這種誤判,最大的原因是中國已經近30年沒有打仗。任何國家和平久了,都可能有一定程度“安于和平”的慣性,所以印度有關決策者們低估中國人“敢戰”的意志,如果只是一種印象,也不奇怪。
但一種印象怎能用來支持如此重大的決策。中國不想與印度開戰,想讓和平持續得更久些,這是普遍的人之常情。中國希望與印度保持友好的、至少正常的國家關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善良愿望。但每一個國家處在極端狀態下都會選擇戰爭的,這種極端狀態就是當它不再有第二個選擇、戰爭再糟糕它也只能義無反顧去承受的時候。
印度現在正以它的無理、驕橫將中國逼向上述極端狀態。印軍在未發出警示的情況下斷然侵入中國領土,并為自己撤軍提出有損中國主權和國家尊嚴的條件。為促使印軍和平撤走,解放軍遲遲沒有采取軍事行動。但當中國確認印度不會和平撤軍的時候,中國除了使用軍事手段結束這場對峙,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印度政府和軍隊必須清楚它們在做什么樣的冒險。它們做的是國際規則全面亮紅燈的冒險,也是完全超出了印度能力的冒險。由于它們嚴重低估了局勢的危險,高估了自己通過玩弄聯美聯日等地緣政治游戲向中國施壓、從而把控全局的能力,它們正在犯下致命的錯誤。
很多印度官員好像不知道,洞朗對峙對印度意味的現實危險遠遠大于對中國意味的戰略風險。他們沒有珍惜中方克制所給印度留的臉面和臺階,卻狂妄地以為中國在給自己找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