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的“戰狼”——
“好樣的,中國軍人!好樣的,中國坦克!”
國際軍事比賽,是俄羅斯國防部2013年發起主辦的一項年度國際性賽事。項目設置,主要圍繞坦克兵、裝甲兵、炮兵、航空兵等專業兵種,進行裝備操作、技術動作、戰術運用等方面的競技對抗。
中國自2014年開始連續參賽。而這一次,用中國陸軍赴俄指揮組負責人張建華上校的話說,更感“使命在肩”。
比賽期間,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朱日和訓練基地的“沙場點兵”,習近平主席檢閱部隊時那句“我們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讓遠在萬里之外的參賽將士熱血沸騰!把軍改后的訓練成果表現出來,把中國軍人的實戰能力展示出來,把維護和平的決心傳遞出來,是中國代表團官兵的心聲!
客場“作戰”,殊為不易。既有語言、環境等方面的考驗,還有比賽規則的臨時調整。中國隊員絕大部分是首次參賽。然而,年輕的臉龐上始終斗志昂揚,現實版中國“戰狼”真實再現。
這是作戰能力的競賽,也是意志作風的比拼,還是武器裝備的較量。
“坦克兩項”,最傳統也最激烈,更是俄羅斯的“看家項目”。今年,19個國家派出精銳之師參賽,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比賽所用坦克可由東道國提供,也可自備。中國隊自帶96B型坦克,客場挑戰。
最驚心動魄的一幕,發生在8月10日。那一場,中國與印度、伊朗、亞美尼亞4支代表隊同在一組,爭奪決賽權。
4公里長的賽道,每個代表隊的3組乘員先后使用同一輛坦克跑完4圈,運動中,要射擊24個目標、通過120個障礙。難度多大?以火炮側射為例,需在坦克運動中對相距1600米、1700米和1800米的3個目標進行射擊。任何一次射擊不中,參賽組就要被罰跑一圈500米,最終以完成比賽時間長短論輸贏。
年輕的中國坦克手憋足了勁。號令一發,中國隊一馬當先。但出師不利,第一車組火炮側射時,由于塵土飛揚,嚴重影響目標,出現失誤。
隊員們沒有慌亂。憑借著平時扎實的軍事基本功,調整心態,沉著應戰。之后的接力中,越戰越勇,越障不失誤,射擊不脫靶,以領先第二名印度隊近兩圈的優勢,結束賽段。最終,以小組第一身份挺進決賽。而此前的“決賽熱門”印度隊,則由于比賽車和備用車“趴窩”,無奈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