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股指
觀點:市場成交再度走低,三大指數持續回落
(資料圖)
12月21日,滬指跌0.17%,報3068.41點,深證成指跌0.34%,報10912.09點,創業板指跌0.31%,報2303.7點。旅游酒店、商業百貨、食品飲料、釀酒等大消費賽道走強,半導體、光伏、軍工板塊領跌,北向資金凈買入18.74億元。截至12月20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5615.2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1.34億元。
隔夜外盤,消費者信心復蘇和兩家大企業優異的三季報提振了市場,三大指數均漲超1%。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1.60%,報33,376.48點;標普500指數漲1.49%,報3,878.44點;納斯達克指數漲1.54%,報10,709.37點。大型科技股悉數上漲,新能源汽車股多數上漲,熱門中概股普遍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3.72%。
國內方面,兩市成交額再度萎縮,全日僅成交約5700億元,近日市場走勢,短期調整還未結束。短期高點已經出現,內外部流動性無法有更大的邊際變化點,因此指數回落是高概率的事件,而對于投資者而言指數調整已經開始,現階段沒有必要過度恐慌,3100點下方是值得進場的區域,尤其如果接近3000點區間更是難得配置機會。短期來看,A股底部整固,中期向好。
投資策略:短期觀望為主,待行情企穩之后,可以嘗試中長期謹慎低階試多。
貴金屬
觀點:美元上漲,黃金反彈
昨日美元上漲,日元在震蕩交投中下跌,回吐了前一天的部分漲幅,當時日本央行的一項意外政策調整推動日元兌美元急升4%;金價維持在1800美元的關鍵水平之上,美國加息放緩的預期提供了支撐,但美元上漲限制了進一步的漲勢。國內方面,昨日滬金主力2302合約跳空高開高走,收大陽線;隔夜高開高走,收小陽線。
策略方面,目前COMEX金價上漲,短線看多,建議逢低做多為主,下方支撐暫看1735美元/盎司,破位離場。
國內方面來看,目前滬金上漲,滬金建議背靠支撐逢低做多為主,下方支撐暫看401元/克,破位離場。
黑色品種
鋼礦
觀點:國常會狠抓政策落實,鋼材夜盤高位震蕩
鋼材大漲之后夜盤高位震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穩為主,明年工作重心重回恢復和發展經濟,入境限制也將全面放開。房企對前端項目的投入短時間難以提振。華東華南的需求尚有韌性,但隨著疫情擴散,恐加速南方需求的走弱。熱卷下游和加工環節生產負荷也有小幅下降,對熱卷需求的消化速度也將略有放緩。伴隨一波漲價,高爐生產短期轉穩,冬儲意愿雖有改善,但華東區域鋼廠不愿低價優惠,遲遲不出冬儲政策,可能進一步減產使得冬儲量打折。成本強支撐和冬季累庫不足都限制下跌空間,繼續偏強震蕩。
鐵礦夜盤高位震蕩,大概率繼續上行。澳巴發運回升,但巴西發運回升力度非常有限,受礦區洪澇影響,巴西資源供應偏緊仍將持續。澳洲發運穩定在偏高位,海外高爐生產陸續回歸,對中國發運比例將小幅回落。訂單和價格的同步提升使得鋼廠生產暫穩,高爐燒結礦配比和生產效率都有一定恢復,但生產力度的持續性有待觀察。因為鋼廠補庫再度中斷,鋼廠庫存再度下滑,繼續凸顯了鋼廠對補高價資源的抵觸,也說明成本端還將繼續保持對鋼廠的壓制,冬儲補庫邏輯仍奏效。鐵礦大概率繼續上行。
焦煤焦炭
觀點:焦炭四輪提漲部分落地,雙焦反彈力度不足
21日雙焦小幅反彈,夜盤震蕩運行。焦炭方面,唐山個別鋼廠接受漲價,四輪提漲部分落地。焦企虧損收窄,提產明顯,整體供應仍偏低。需求端鋼廠生產持穩,冬儲補庫預期仍較強。焦煤方面,供應端,受疫情影響,山西許多煤礦因工人感染供應縮減,加上部分煤礦已完成全年任務,現已開始自主減產。進口方面,甘其毛都口岸蒙煤日通車800車以上。需求端焦企經過前期補庫近期補庫趨于謹慎。國常會狠抓穩經濟政策落實工作,預期有所好轉,但中澳外交釋放積極信號,澳煤通關預期較強,雙焦上方壓力仍存,盤面短期轉為震蕩運行。繼續關注澳煤通關政策、下游補庫情況。
玻璃
周三,玻璃主力05合約日盤小幅上漲,夜盤高開低走,收于1563元/噸(+14元/噸)。現貨沙河安全1432元/噸(+0元/噸),武漢長利1580元/噸(+0元/噸)。證監會:“大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抓好資本市場各項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助力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全面落實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繼續實施民企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和支持工具,更好推進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營房企發債。”
基本面上看,周度總庫存有所去庫,最新數據顯示,庫存總量6899.8萬重箱(-5.25%),華中地區去庫明顯,-13.89%;華東本周表現轉好,-6.82%;華南去庫有所加速,-5.6%;華北地區轉升為降,-8.18%;其他地區庫存變動不大(東北-0.83%;西南-0.55%;西北+1.7%)。產線變動上看,上周漳州旗濱六線800噸復產,沙河安全二線500噸放水冷修,本周或無產線變動,供應端收縮速度仍較慢;需求端剛需在北部地區氣溫快速下行背景下面臨考研,投機需求在冬儲背景下會有一定程度回升,但總量上看,玻璃近月自身壓力仍未有效緩解。
綜合來看,供應端產線出清仍較為漫長,而后期需求窗口大幅收窄,在短期仍謹慎看待后期黑色系需求情況。
策略:短期:供應端產線出清仍較為漫長,而后期需求窗口大幅收窄,在短期仍謹慎看待后期黑色系需求情況。對玻璃近月合約仍持反彈空的思路對待,套利角度仍可以考慮擇機反套。
有色金屬
觀點:庫存低位去化,銅價高位震蕩
銅
昨日銅價震蕩運行,圍繞65500一線。現貨升水高位,貨源偏緊,下游交投邊際轉弱。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內政策預期暫基本落地,回歸現實基本面情況仍相對嚴峻,難以抬高整體風險資產估值;海外方面,美國11月CPI回落至7.1%,核心CPI也維持繼續回落態勢,美聯儲議息會議加息50BP符合市場預期,不過鮑威爾對于終點利率和明年貨幣環境偏鷹,整體會議對于資產價格影響不大,不過我們認為宏觀主邏輯仍在通脹預期壓制銅價和經濟衰退擔憂驅動的銅價上。基本面角度來看,國內下游補庫意愿回升,升水反彈至高位,倉單庫存快速流出支撐短期價格。保稅區庫存繼續累庫,進口銅需求走弱,不過保稅區庫存水平依然偏低;海外庫存變動不大,注銷倉單占比有所提升,但現貨重回大貼水狀態,基本面支撐仍存。綜合來看,宏觀面海外的需求邏輯和通脹邏輯尚未繼續發酵,國內政策預期落地后回歸現實邊際改善的觀察,國內基本面對價格有所支撐,預計短期銅價維持震蕩走勢。
鋁
供給上西南地區限電抑制國內供應端增量,12月份國內電解鋁產量增幅不及預期,但全球供應量仍維持增長態勢。下游消費疲軟,行業需求進入淡季。隔夜現貨市場上出貨較少,優先長單補貨,預計過幾日長單臨近交付后有貨源釋放,因此無錫地區現貨升水堅挺有上漲的趨勢。鞏義地區成交氛圍相對一般,以貿易商之間流轉為主,下游維持剛需采購。滬鋁在經過連續的回調后,盤面止跌,呈震蕩反彈走勢,庫存低位和淡季去庫對鋁價有一定支撐,但短期反彈高度也或有限,或在1.85-1.89萬附近震蕩。
鋅
國內鋅庫存遲遲未能累積,隔夜鋅價止跌企穩。隨著氣溫降低,歐洲天然氣和電價小幅上漲,Nyrstar位于荷蘭的Budel工廠于11月在有限的基礎上恢復生產,但歐洲冶煉廠大范圍復產尚不能指望;海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正在放緩,全球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落至榮枯線下,海外鋅消費持續回落中,LME鋅庫存延續緩慢去庫。國內方面,11月國內精煉鋅產量環比繼續走高,目前礦端相對充足,國產礦加工費連續上調至高位,進口礦經濟效益亦較好,煉廠利潤豐厚,提產意愿高,盡管存在一些擾動,但預計年末及明年年初國內鋅冶煉產出可躍升至高位并保持;國內消費情況依舊較為疲軟,下游維持剛需采購,庫存低位震蕩。行情上,美國通脹、加息、國內的疫情防控政策、經濟工作會議等宏觀大事件逐漸落下帷幕,政策端的利好逐漸兌現完畢,本周鋅價回落明顯。當前,國內鋅庫存依然極低,雖然宏觀政策為遠期消費提升打開了想象空間,但難以改變中短期內消費疲軟的形勢,國內煉廠年末及明年年初產出預計處于高位,隨著貨運恢復暢通,國內鋅庫存有望于年底觸底累升。不過,目前庫存仍然極低,可為價格提供一定支撐,鋅價在快速回落后繼續跟空的性價比已不足,可逢低布局少量短線多單。
化工品種
原油
隔夜油價繼續走高,美原油庫存降低,主要由于進口輸油管道暫未完全恢復,進口量大幅下降。美國截至12月16日當周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589.5萬桶至4.18億桶,降幅1.39%。原油進口581.9萬桶/日,較前一周減少104.8萬桶/日。汽油庫存增加253萬桶,精煉油庫存減少24.2萬桶。供應方面,12月16日當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維持在1210.0萬桶/日不變。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庫存減少364.7萬桶至3.786億桶,降幅0.95%。keystone管道全面重啟時間推遲到下周。據俄羅斯媒體報道,12月1日至20日,俄羅斯石油出口環比下降11%。需求方面,EIA報告顯示,美國煉廠原油投產量環比減少15萬桶/日。美國原油產品四周平均供應量為2005.6萬桶/日,較去年同期減少4.16%。歐盟方表示與伊朗達成共識,即必須恢復核協議。伊朗外長表示伊朗愿根據此前成果草案完成伊核談判。美國將為戰略石油儲備(SPR)購買300萬桶石油,于明年2月交付。今日關注美國失業情況。
策略:油價向上突破近日震蕩區間,WTI和布倫特月差結構再次轉強,由于輸油管道暫未恢復引發供應擔憂,以及美國SPR補庫動作,WTI走勢強于布油,緊縮周期將限制油價漲幅。昨日國內SC倉單增加201.8萬桶至819萬桶,為今年最高點,關注中國疫情峰值過后需求修復節奏,短期弱現實拖累油價下滑。
PTA
成本支撐,感染率持續上升,下游負反饋升溫,PTA供應逐步回升,供需矛盾仍存,PTA短期震蕩。新投產裝置方面,據悉,東營聯合PTA新裝置產出的PTA開始發貨,嘉通能源125萬噸PTA新裝置即將試車,預期PTA供應增多。現貨方面,成本支撐存在,疊加消費強預期,PTA絕對價格走強,感染率上升,織造以及下游減停,基差依舊走弱。PTA現貨價格收漲39至5439元/噸,現貨均基差收跌12至2301+63。主港主流貨源,本周交割現貨01升水50、70附近成交及商談。加工費方面,PX收953.33美元/噸,PTA加工費壓縮至426元/噸。
PTA整體負荷升至65.90%,聚酯開工下滑至68.91%,截至12月15日,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為49.93%,環比上周上升1.03%。終端來看,物流恢復下,疊加天氣寒冷以及上游原料上漲提振下,目前訂單呈現脈沖式增加。雖內外貿訂單短期向好,但臨近年關且后續新單仍然處于不飽和階段,預計元旦過后將大面積停車放假。
綜合來看,宏觀利好頻出,防疫趨寬利好需求,但需求邊際持續好轉預期收斂,富海裝置提負增量,嘉通能源另一條線即將試車,供給增量預期較強,且終端進入季節性淡季,PTA累庫格局暫無法扭轉,短期的供需累庫的弱現實與遠月需求修復的強預期博弈,PTA維持震蕩。關注宏觀偏暖的持續性。
策略:防疫趨寬利好需求,隨著需求回溫預期PTA二次探底后回升,但考慮新裝置的投放,遠月供需累庫格局未改,短期看供需累庫的弱現實與遠月需求修復的強預期博弈,PTA維持震蕩。關注宏觀預期變化及成本端。
農產品
棉花
觀點:鄭棉持續回升,美棉震蕩運行
USDA12月報告發布,本月的2022/23年度美棉預測包括產量和期末庫存增加,出口減少。預取全球需求和貿易的減少導致美棉出口減少25萬包,期末庫存預計比上月高出50萬包。2022/23年度全球棉花預測產量、消費、貿易下降,但期末庫存增加。全球棉花消費量較上月減少330萬包;預計本月世界貿易量將減少95萬包;預計本月全球期末庫存增加230萬包,達到8960萬包,比2021/22年度增加410萬包,報告整體中性偏空。21日ICE期棉震蕩運行,日漲幅0.66%,收于88.42美分/磅。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12月18日,全國皮棉累計加工量為366.22萬噸,同比減少17.7%,減幅較前周縮小3.8%。新疆皮棉累計加工總量為361.7萬噸,同比減少17.5%。臨近年末部分軋花廠有小幅提價搶收現象,隨著防控政策逐漸放松,籽棉交售、加工全面恢復,企業加大收購力度。下游紡企補庫意愿有所增強,但整體改善不大,由于紡織廠工人疫情感染數激增,開機率持續下滑,紡企新增訂單不足。21日鄭棉主力合約受外盤提振大幅回升,日漲幅1.51%,最終收報14075元/噸。從基本面上看,全球棉花消費前景仍不太樂觀,但國內外宏觀環境有所好轉,市場對此反應激烈。國內疫情防控措施逐漸開放,對于供應端利好明顯,下游情緒有所改善,疊加元旦、春節將至,市場存在備貨預期,預計鄭棉震蕩運行,關注市場整體情緒變化和假期備貨情況。
豆粕
觀點:成本端暫無亮點,國內豆粕走勢震蕩
隔夜豆粕震蕩。供給端,美豆處于集中上市階段,USDA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12月15日當周,美豆出口檢驗量為162萬噸處于預期區間下沿;巴西大豆播種接近尾聲,產區天氣整體良好利于播種推進,不過南部產區再迎干旱引發市場擔憂,CONAB顯示截至12月17日,巴西大豆播種率為96.7%,去年同期為97.2%;阿根廷未來一周迎來降雨,大豆播種預計提速,布交所顯示阿根廷大豆種植已完成50.6%;國內,油廠壓榨利潤小幅止跌,進口大豆到港增多支撐開機率小幅升至74.83%,豆粕下游成交清淡為9.26萬噸,其中現貨成交9.16萬噸,遠月基差成交0.1萬噸,油廠豆粕庫存漲至36萬噸。總的來說,成本端美豆出口檢驗量位于預期偏下,巴西大豆播種接近尾聲,阿根廷天氣轉好,CBOT大豆承壓。國內進口大豆大量到港促使油廠開機率保持高位,油廠豆粕成交清淡,豆粕庫存繼續上升。在南美大豆豐產尚未證偽時,國內豆粕價格將持續承壓,豆粕短期仍將延續近強遠弱格局。
油脂
觀點:產地降雨增加,油脂暫時止跌整體仍偏弱
油脂震蕩。具體來看,隔夜原油反彈。棕櫚油,產地降雨增加,馬棕進入減產季,庫存階段性見頂,12月前20日出口下降4%;10月印尼棕櫚油產量偏高,庫存降至常規區間,預計11月出口回落。大豆,巴西播種近尾聲,大部分主產區天氣狀況正常;阿根廷短暫降雨后將再遭干旱困擾;美豆出口銷售高于預期;CBOT大豆于1400上方區間運行。另外,美豆榨利仍逼近4美元/蒲,CBOT豆油反彈。國內,油廠大豆壓榨開機率偏高,豆油供應增加、需求尚可,庫存75萬噸附近;11月食用棕櫚油到港70萬噸,不過下游僅維持剛需,庫存升至100萬噸以上。總體而言,東南亞降雨及馬棕庫存見頂對產地棕櫚油價格形成支撐;國內供應壓力持續增加;市場處在放開管控后疫情集中爆發階段,需求或不及預期,油脂整體仍承壓,觀望為宜,激進者輕倉逢高短空參與。
生豬
觀點:政策風變,期現震蕩
12月21日,LH2301合約收盤價14965元/噸,結算價14840元/噸;LH2303合約收盤價16000元/噸,結算價15790元/噸;LH2305合約收盤價17400元/噸,結算價17210元/噸;LH2307合約收盤價17310元/噸,結算價17345元/噸。
政策調整后盤面預期變化,除近月合約外均有一定程度走強。近月受現貨實際狀況影響,跌幅明顯減弱。經歷連續大幅下跌盤面已沖破自繁自養成本,現貨恐持續下行但盤面預期突破成本后續空間逐步收窄。官方表態上對于產能也沒有明顯過剩狀況。因此近月雖承現貨壓力持續下行,但幅度預期有限;遠月產能調整相對謹慎,雖然有小幅回調,但幅度有限且需要參考現貨走向預期才可能出現變化。
(文章來源:美爾雅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