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市場情緒未見明顯降溫,上證綜指守住3100點
【今日漲跌】四大期指漲跌互現。IH2212收盤價為2611.0,收漲0.12%;IF2212收盤價為3860.4,收漲0.17%;IC2212收盤價為6163.8,收跌0.21%;IM2212收盤價為6582.8,收跌0.24%。
【市場表現】今日市場窄幅震蕩,中小盤表現偏弱,IC和IM震蕩下行,小幅收跌。兩市成交額維持在9000億元關口,今日小幅縮至9316.57億元,北上資金凈買入49.17億元,市場風險偏好未見明顯降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基本面】近期市場表現基本上是和政策相關的。繼“第二只箭”8日落地之后,房企“第三只箭”也接連落地,對于短期提振市場信心和中長期經濟基本面企穩均存有較大利好。另一個對于近期市場影響較大的就是疫情,在周末一些事件發生之后,多地放松管控,昨日國家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繼續強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表示“各地已經成立了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且表示“居民自采核酸是一種新的探索”,整體傳遞出來的信號較為積極,有利于提振短期市場情緒,短期市場或將較為抗跌。中長期的話,防疫政策徹底改變仍需時間,且行且看,預計中間仍有波折。
觀點及建議:短期,人心思漲加上政策提振風險偏好,預計市場表現偏強一些;從市場風格來看,情緒推動下IH或仍稍強于IM,但持續性有待驗證。
貴金屬:金銀短期略有承壓,關注凌晨鮑威爾講話
【今日行情】金銀均收跌。AU2302收盤價為406.12,收跌0.29%;A2302收盤價為4922,收跌0.44%。美元指數一度接近107關口,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也有所反彈,兩大數據短線走強,對金銀的打壓略有增加。
【投資需求】在ETF持倉方面,11月29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保持不變為908.09噸,全球最大白銀ETF—SLV持倉保持不變為14933.31噸。
【基本面】短期,受近期美聯儲多位官員的鷹派講話提振,加上市場對于周四凌晨鮑威爾講話的鷹派預期,美元指數和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均有所走強,對短線金銀產生一定壓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2月放緩加息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事情,但目前12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在逐日下降,且市場預期似乎走得有點更加超前,已經走到了明年要暫停加息的這個事情上。因此,在美聯儲官員稍微鷹派言辭的影響下,市場就會受到較大承壓。總體來看,前期所說中長期底部明朗的觀點不變,但短期或會震蕩偏弱一些。
煉焦煤:供應端如期收緊,01盤面平水與現貨倉單成本
價格:今日01合約收于2233,蒙古主焦倉單成本2270元/噸。
供應端:受疫情及年底煤礦檢修影響,產地煤礦有減產行為,煤源供應偏緊張
需求端:疫情沖擊下各地煤炭運輸不同程度受阻,焦企廠內原料到貨困難,庫存多處低位水平,對原料煤采購意愿較高,支撐產地煤價延續穩中偏強運行。考慮疫情影響煤炭周轉效率明顯下降,部分下游采購較為謹慎,煤礦線上競拍成交漲跌互現。
進口蒙煤:口岸庫存高位,影響貿易商拉運積極性減弱,短盤運費小幅回落,且疫情影響口岸外運仍有不暢,下游采購積極性不高,蒙5原煤主流報價在1600元/噸左右。
觀點及建議:終端需求仍然籠罩在確定的弱現實和強預期博弈中,焦企虧損生產積極性不振,煉焦煤剛需邊際增長拉動不強,維持高位震蕩,重點關注鋼廠無法接受原材料的持續上漲后再次帶來的負反饋。
螺紋鋼:基本面進一步轉差,博弈下期螺窄幅整理
價格:螺紋鋼2301合約今日整體窄幅震蕩,午后價格出現下滑,收盤價3748元/噸,小幅收跌0.74%。上海中天現貨價3740元/噸,環比下降40元/噸。
供應端:根據本周找鋼網數據,建材產量回落力度較小,供應較上周持穩。今年粗鋼平控和秋冬限產力度較小,供應縮減主要依靠主動限產,大幅減產動力仍顯不足。預計未來供應持穩或繼續平緩下滑。
需求端:本周需求下滑較為明顯,表需環比減量二十萬噸以上。昨日全國建材成交量為12.91萬噸,實際成交韌性難存。近期需求下滑,主要受疫情加重和天氣轉冷的雙重影響,屬于季節性需求回落。短期鋼貿商冬儲和補庫仍未開啟,目前價格仍受實際需求轉弱的壓力。
總結:短期宏觀利好政策頻出,但01合約明顯受到現實基本面弱勢的壓制,維持震蕩。需要注意的是,最近正處移倉換月階段,未來留給01合約的時間越來越少。預計未來01合約仍重回基本面,宏觀利好帶來的預期作用有限。短期基本面偏空,價格壓力仍存。
觀點與建議:短期強預期與弱現實繼續博弈。但隨著現實基本面進一步轉弱,螺紋鋼價格或承壓趨弱。
原油:供需基本維持平衡,原油震蕩為主
期貨市場,布油在85美元附近震蕩整理,國內SC2301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570.6。
宏觀方面:美國10月PPI升幅同比放緩至8%,環比上升0.2%,均低于市場預期。10月核心PPI同比放緩6.7%,環比降至0,也均低于市場預期。數據再次表明,美國通脹正在顯著放緩,美聯儲可能已無必要繼續大幅加息。
供應:沙特出口開始下降,OPEC減產或已開始。美國宣布豁免沙特王儲,美沙關系改善。市場消息稱歐盟或將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設置65-70美元區間,但各國在這一價格下有分歧,市場對原油的供應擔憂有所緩解。市場傳言OPEC+將在12月會議上考慮進一步減產。
需求:EIA數據顯示美國汽油表需弱柴油表需強,原油油品出口仍在高位,總油品需求有韌性。國內疫情反彈,動態清零政策下,需求端疲軟。
庫存:截至11月25日,API原油庫存下降785萬桶,汽油庫存上升285萬桶,餾分油庫存增加401萬桶。截至11月18日,EIA原油庫存下降369萬桶,汽油上升306萬桶,精煉油上升172萬桶。美國拋儲基本結束。
最新報告:歐佩克再度下調石油需求展望,為今年4月以來第五次下調。歐佩克預期,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55萬桶/日,較此前減少10萬桶/日。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較此前下調10萬桶/日至22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將2022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上調18萬桶/日至210萬桶/日,并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放緩4萬桶/日至160萬桶/日。
觀點及建議:目前原油的運行主邏輯依舊是需求端疲軟,最新API庫存數據顯示原油庫存需求尚可。市場對供應端的憂慮有所緩解,原油價格不斷下跌。國內需求端依舊疲軟,國內疫情反彈,原油短期預計維持震蕩偏弱走勢,近期建議關注12月4號的OPEC會議的動態,看歐佩克是否會在油價不斷下跌的時候減產。
甲醇:基本面維持平衡,甲醇短期震蕩為主
期貨市場,甲醇2301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2593。現貨端,港口庫存較低,目前現貨強勢于期貨。
供應端:上周甲醇產量為153.28萬噸,較上上周增加2.38萬噸,裝置產能利用率為73.94%,環比+1.58%。海外裝置逐漸恢復,港口壓力較大,關注伊朗裝置的動態。
需求端: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產能利用率較上周微幅走高。青海鹽湖裝置滿負荷運行,其他裝置均維持前期水平生產。傳統需求表現沒有亮點,拉動有限,維持前期水平。
庫存:上周甲醇港口庫存窄幅去庫,周期內部分區域頻繁封航影響船只卸貨速度。
宏觀方面:國家對疫情政策有所調整,利好甲醇下游需求。
觀點及建議:目前甲醇主要受宏觀和市場情緒的影響,供給端供應充足,關注需求端的動態,備受關注的浙江興興短期開工的可能性較低。成本端,煤炭小幅收跌,甲醇成本支撐不強,甲醇震蕩為主,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
棕櫚油:產地高降雨水平阻礙棕櫚果收獲,棕櫚油供應依然有緊張預期
棕櫚油2301合約日內漲2.02%,收盤8582元/噸;廣州市場棕櫚油8670元/噸。
最新動態:由于黑海糧食出口計劃延長的不確定性,以及馬來西亞和印尼的高降雨水平,預計這將阻礙油棕果實收獲。這些因素,加之2023年第一季度油棕產量的季節性低迷,預計毛棕櫚油(CPO)價格將在明年一季度前維持在每噸3700馬幣以上。
供應:馬來西亞棕油產量下降,印尼庫存恢復正常加上levy政策重啟,后續出口步伐或減緩;東南亞在拉尼娜氣候下天氣多雨,棕櫚油未來一段時間的供應存在擔憂。
需求:國際上印度需求小幅收窄,國內油脂消費缺乏進一步提振;同時棕油冬季易凝結,屬于棕櫚油的消費淡季;再加上疫情限制終端需求,下游消費同比稍弱,對市場提振不足。國內棕油庫存繼續累積,制約價格上行。
其它影響:俄烏緊張局勢下,或限制烏克蘭葵花籽油運輸,植物油作為替代品來說有需求支撐;黑海協議雖然延長120天,但仍擾動油脂油料市場;以及歐洲、中國、印度和美國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對棕櫚油的“需求轉移”。巴西礦業和能源部表示,之前其生物柴油的強制摻混比例將保持在10%,而從4月起將提高到15%。不過巴西下一屆政府將于明年1月就職,可能會改變這一決定。該國約70%的生物柴油原料為豆油。按照15%的要求,到2023年,用于生產生物柴油的大豆總需求將增至約3000萬噸。
總結:棕櫚油供應端有支撐,短期處于寬幅震蕩中的上漲趨勢中。
觀點及建議:短期棕油維持寬幅震蕩運行,區間思路對待即可;國際上波動頻繁,單邊或較難把握,不過棕油基本面強于豆油和菜油,可采取逢高看空菜棕、豆棕價差對待。
豆粕:美豆堅挺,豆粕延續近強遠弱格局
豆粕2301合約日內漲1.18%,收盤價4298元/噸,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5055元/噸
最新動態:昨晚CBOT大豆價格漲幅很大,給出的理由是銷售良好,屆時還要留意后續的銷售報道,美豆上漲帶來理論成本提高90元。阿根廷年底前重啟大豆美元特別匯率,大豆出口步伐有望加快。雖然阿根廷持續干旱影響播種進度,但南美大豆整體產量有望恢復性增長。巴西生物柴油政策一波三折,黑海谷物出口協議延期,國外投資者擔憂中國需求前景,宏觀方面美聯儲加息節奏是否放緩仍存在不確定性,美豆市場多空交織,延續震蕩運行。
產地供應端:南美大豆來看,巴西播種進度正常,但阿根廷進度偏慢,但總的來看今年南美再次遭遇如去年一樣的大干旱的概率可能性不高,暫時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格局未改。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受降雨增加而逐漸升高,供應緩慢恢復。
國內供應:大豆近月到港依然有限,制約油廠開機,豆粕供應整體維持偏緊。不過11月下旬美豆到港增加,國內原料緊缺局面或改觀,豆粕庫存迎來拐點,隨著后續大豆不斷到港,供應緊張局面緩解。
需求端:冬季豬肉需求尚可,養殖利潤較好,飼料需求保持正常,但留意年底大量生豬出欄對飼料需求的沖擊。
其它因素:黑海協議雖然延長120天,但俄烏沖突下仍易擾動油脂油料市場。
總結:供應端緊缺問題或逐漸改善,豆粕價格或隨著成本的降低而逐漸下移。
觀點及建議:豆粕價格或隨著供應問題的緩解逐步走弱,但暫時阿根廷干旱與國內交通受阻支撐盤面,下行之路并不流暢,建議短期近月震蕩思路對待,中長期逢高看空為主。
三立期貨公司授權文本由“專注期貨開戶交易及專業行情分析資訊網站”:【一期貨1qh】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