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新產業、田野有了新風景、農民有了新身份、家庭有了新收入,發展特色產業讓鄉村振興有了抓手……2019以來,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呷拉鎮灣地溝村將脫貧村養雞產業與新能源開發融為一體,探索出有推廣價值的產業致富新模式。
2016年,雅江縣在省直定點幫扶單位省國防科工辦的幫助下,成立雅江縣彎地溝村豐收種養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建成2600平方米的雞舍,存欄規模約2萬只雞的跑山雞養殖場,發展生態土雞養殖產業。
受交通條件和市場因素制約,灣地溝村出產的跑山雞前期銷售量不大。第一書記劉明主動聯系各大專院校、駐軍部隊、企業廠礦推銷跑山雞。在全省軍工系統發起“以購代捐”倡議,得到積極響應,實現土雞出欄翻番、銷售收入翻番、村民分紅翻番,兩年來累計銷售跑山雞16000余只,分紅53.5萬元,脫貧戶人均分紅2228元,一般農戶人均分紅2158元,分紅金額為全縣最高。村民收入有大幅提高,灣地溝村合作社被甘孜州委、州政府評為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
灣地溝村跑山雞作為初級產品,存在附加值低、利潤不高等缺點。2017年,駐村工作組經過市場調查,延伸產業鏈,利用產業扶持資金投資開辦了雅江縣松茸土雞體驗館。土雞館主打特色美食松茸燉土雞,原材料長期使用灣地溝村養殖的跑山雞,既解決了雞的銷量,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養雞收入。同時,土雞館的服務人員優先招聘村上的脫貧戶,解決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經過不斷改進菜品和服務質量,土雞館目前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尤其是每年5至10月旅游旺季,餐館接待了大量游客,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店。
雅江縣具有海拔高、日照時間長的特點,省委軍民融合辦利用這一特點,協調援建灣地溝村光伏扶貧電站一座。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全程參與光伏電站的立項、踏勘、建設工作,前期積極協調省、州、縣各級部門辦理光伏電站建設所需的公司注冊、稅務登記、項目備案、土地租用、環評登記、林業許可等諸多手續;建設過程中動員村民搬運電站建筑材料,增加務工收入;多次對接電力部門實現了電站發電上網。
該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60千瓦,設計壽命25年,每年發電23萬度,電價收益含補貼每年有20萬元,全部用于村民分紅和幫扶產業發展,真正實現長期收益,同時也彌補了養雞產業受市場影響收益不穩定的狀況。雅江縣在光伏電站選址過程中,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特意將電站與養雞場有機融合,最終將光伏電站建在養雞場上方約7畝大的向陽面平壩上。駐村工作組將養雞場、土雞館、光伏電站統一打造,初步形成產業互補的“灣地溝扶貧產業園”。在養雞場及光伏電站周邊栽種樹木、培育花草,進一步規劃發展觀光農業和旅游業。
灣地溝村是州級農民夜校示范點,灣地溝村將分紅大會與“農民夜校”有機結合,第一書記在分紅大會上講題為《感恩共產黨,漢藏攜手奮斗共創美好未來》的課程,培養群眾的感恩意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駐村工作隊在養雞場、藏香豬養殖合作社等地,開辦農民夜校,由專家手把手傳授種植養殖專業技能。同時,該縣還發揮資源優勢,將四川國防職工電子書屋引入農民夜校教學,“扶智”效果顯著。據悉,該電子書屋由省國防工會主辦,藏書近10萬冊,期刊5000余種,有PC端(電腦網頁)和移動客戶端兩種模式,免費向全縣干部群眾開放,為適應需要,電子書屋還專門開設了藏文專區,并加入“聽書”功能。(供稿/圖 雅江縣委宣傳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