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市場情緒降溫,四大期指全線收跌
【今日漲跌】四大期指全線收跌。IH2211收盤價為2578.2,收跌0.23%;IF2211收盤價為383.8.8,收跌0.71%;IC2211收盤價為6231.2,收跌0.45%;IM2211收盤價為6698.2,收跌0.59%。
【市場表現】今日市場高開低走,超2800只個股收跌。兩市成交額縮量至9431.60億元,在連續3個交易日保持在萬億之上后再度降至萬億之下,市場情緒降溫。人民幣匯率時隔近兩個月接近升破7.0,北上資金凈買入9.98億元。
(資料圖)
【基本面】國內10月經濟數據均不及市場預期,消費增長轉負,地產繼續尋底,基建略有回調,加上外需回落使得出口轉弱,經濟整體表現不是非常樂觀。盡管10月底和上周公布的PMI以及金融數據使得市場對于10月經濟數據的較差表現已有預期,但10月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還是大幅超了市場預期。優化防疫二十條表明政策已經在做疫情和經濟的平衡了,但接下來優化防疫措施實施后的效果如何有待進一步證明,政策如何更進一步地做好經濟與防疫之間的平衡也是影響接下來市場情緒的重中之重。短期股指情緒支撐仍在,但在未看到更進一步的政策推動經濟景氣度向好的情況下,股指更多是磨底,上行之路道阻且長。
觀點及建議:短期市場或面臨一定拋壓,但上方仍有空間。從市場風格來看,延續前期觀點,市場有走經濟復蘇的預期,風格有切換至價值板塊的傾向,IM強于IH或將出現一定休整回調。
貴金屬:底部基本明朗,節奏重于趨勢
【今日行情】金銀漲跌互現。AU2302收盤價為407.12,收漲0.42%;AG2212收盤價為4916,收跌0.63%。美元指數106附近存有技術性支撐,十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3.8%,兩大指標短期或存反彈預期,但中線仍舊偏弱,以趨勢性的利多為主。
【投資需求】在ETF持倉方面,11月15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持倉減少5.79噸至904.62噸,全球最大白銀ETF—SLV持倉保持不變為14638.38噸。
【基本面】11月初以來,從美聯儲議息會議到非農再到通脹,多個均在強化金銀中長期運行的拐點。11月3日凌晨,鮑威爾在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的發布會上表示放緩加息步伐將是合適的,最快在12月就會放緩加息速度,基本預示著中期已過美聯儲緊縮最強的時候。美國10月失業率升至3.7%,10月CPI同比降至7.7%,10月PPI同比也低于預期,多個關鍵數據均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脹可能見頂、支持美聯儲盡快轉鴿。當前市場對于美聯儲12月放緩加息預期大幅升溫,金銀中期底部已明,后續更重要的是加息的終點以及利率峰值將持續的時間。所以,后續把握節奏要更重于趨勢。
觀點及建議:中長期來看,趨勢拐點已現,市場底部支撐已接近明朗。短期市場預期太過一致,市場或出現一定的回調休整,但整體依舊會較為抗跌。由于近期人民幣升值,內盤金銀要偏弱于外盤金銀。
焦炭:焦企利潤再次被成本壓縮,生產極低情況下第一輪提漲開啟
價格:今日01合約收于2780.5,港口準一級資源倉單成本2633元/噸,盤面升水147.5元/噸。
供應端:隨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逐步解除,市場運力持續修復,焦企出貨明顯好轉,近日部分原料成本企穩反彈,焦企利潤或再度承壓回落,影響焦企提產積極性一般,
需求端:在原料端持續讓利下盈利情況穩步回升,開工積極性較好,考慮冬儲補庫,鋼廠對原料繼續保持正常采購。整體看,焦炭供需面積極向好,受盤面大漲以及宏觀利好因素提振,主流市場看漲預期逐步增強,后期鋼廠補庫以及投機環節詢貨仍是關注重點。
觀點與建議:焦企生產水平受利潤影響保持極低位置,結合鋼廠冬儲原材料時期未到,預計在12月上旬,屆時預期的1-2輪的提漲若落地,再看空。目前以震蕩偏多對待。
螺紋鋼:江蘇粗鋼產量平控啟動,期現價格延續漲勢
價格:螺紋鋼2301合約今日繼續延續漲勢,一度創新高3764,收盤價3742元/噸,收漲2.07%。上海中天現貨價為3860元/噸,出現明顯回升。
供應端:11月,鋼廠停減產逐漸增加,鐵水、建材產量從高位回落。近日,粗鋼產量平控提上日程。江蘇鋼廠已接到壓減通知,部分鋼企高爐已確定停檢修計劃。隨著粗鋼產量平控開始,供應縮減力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對螺紋價格形成一定利好。
需求端:建材成交處于不溫不火狀態,本周一、周二建材成交量分別為17.04萬噸,16.84萬噸。表觀需求出現回落,未來需求有逐漸向淡季轉換的趨勢。目前廠庫、社庫繼續維持去化,整體庫存維持低位。
觀點與建議:最近市場情緒與宏觀預期仍為螺紋鋼盤面交易主邏輯。在房地產政策多項利好的影響下,市場對明年房地產復蘇抱有信心,盤面在強預期的邏輯下延續走高。疊加粗鋼產量平控消息,短期螺紋鋼震蕩偏強,但注意價格波動風險,謹慎追高。
原油:IEA月報上調2022需求增速,原油震蕩運行
期貨市場,布油在93美元附近震蕩整理,國內SC2301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640.2。
宏觀方面:美國10月PPI升幅同比放緩至8%,環比上升0.2%,均低于市場預期。10月核心PPI同比放緩6.7%,環比降至0,也均低于市場預期。數據再次表明,美國通脹正在顯著放緩,美聯儲可能已無必要繼續大幅加息。
供應:空前團結的OPEC內部反映出減產立場的堅定,美國政府對OPEC+表現出不滿,或延長SPR拋售時間并采取反制措施??傮w來看,在美國頁巖油停滯不前的背景下,供應端依舊偏緊。由美國主導的對俄羅斯石油的限價將生效,歐盟也將從今年12月5日起暫停從俄羅斯購買大部分原油,從明年2月5日起,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產品的禁令生效。
需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發布年度展望報告,提高了中長期世界石油需求預測,并表示盡管正在進行能源轉型,但仍需要12.1萬億美元的投資來滿足石油需求。EIA數據顯示美國汽油表需弱柴油表需強,原油油品出口仍在高位,總油品需求有韌性。
庫存:截至11月4日,API原油庫存上升562萬桶,汽油庫存上升255萬桶,餾分油庫存下降177萬桶。截至11月4日,EIA原油庫存上升392.5萬桶,汽油下降90萬桶,精煉油下降51萬桶。
最新報告:歐佩克再度下調石油需求展望,為今年4月以來第五次下調。歐佩克預期,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55萬桶/日,較此前減少10萬桶/日。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較此前下調10萬桶/日至22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將2022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上調18萬桶/日至210萬桶/日,并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放緩4萬桶/日至160萬桶/日。IEA預計,2022年全球石油產量將增加460萬桶/日至9990萬桶/日,到2023年預計增加74萬桶/日至1.007億桶/日。
觀點及建議:目前原油的運行主邏輯依舊是需求端疲軟和供給端的減產之間的博弈,后續將進入落實階段。歐佩克最新月報下調2022年石油需求,但IEA上調2022年需求增速,利多利空消息交織,原油短期預計震蕩運行為主。
甲醇:基本面變化不大,甲醇短期震蕩運行
期貨市場,甲醇2301合約小幅收漲,收盤價2610。
供應端:國內甲醇開工率67.7%,環比上周下降3.4%,同比往年同期上升3.3%。海外裝置逐漸恢復,港口壓力較大。
需求端: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產能利用率較上周略有下降。興興年內開工幾乎不可能,關注盛虹裝置的運行情況。傳統需求表現沒有亮點,拉動有限,維持前期水平。
庫存:上周甲醇港口庫存小幅波動,周內進口船貨抵港有增量,且到港區域相對分散。
成本端:冬季采暖季來臨,煤價漲勢延續,但受整體調控,漲幅或有限,給予甲醇一定的成本支撐。
宏觀方面:國內加大對地產的支撐力度,加之疫情政策有所調整,對需求端有一定刺激。
觀點及建議:供給來看,甲醇目前壓力比較大,海外裝置逐漸恢復,港口庫存壓力大。需求受疫情等影響,依舊疲軟,關注近期國家政策的變動。目前甲醇主要受宏觀和市場情緒的影響,短期甲醇震蕩走勢為主,建議區間操作。
棕櫚油:供應擔憂雖存在,但棕油在需求弱勢下維持震蕩運行
棕櫚油2301合約日內跌1.66%,收盤8078元/噸;廣州市場棕櫚油8330元/噸。
最新動態:MPOB月報公布,本次產量和庫存雖小幅增加,但增加程度略低于市場預期,加上出口稍高于預期,整體報告中性略多,支撐棕油價格。
供應:印尼庫存降至歷史正常水平,此前的高供應壓力轉化為供需相對平衡,前期利空因素消散;東南亞迎來拉尼娜氣候,拉尼娜氣候下天氣多雨,影響棕櫚油采摘和運輸,產量存在下降預期,棕櫚油未來一段時間的供應存在擔憂;10月底印尼發布了新的有條件的棕油出口levy政策,一定程度上仍促進出口;且印尼正在進行棕櫚油含量為40%的生物柴油B40的道路測試,這一戰略支撐棕櫚油價格。
需求:國際上印度需求小幅收窄,國內油脂消費缺乏進一步提振;同時棕油冬季易凝結,屬于棕櫚油的消費淡季;再加上疫情限制終端需求,下游消費同比稍弱,對市場提振不足。
其它影響:俄烏緊張局勢下,或限制烏克蘭葵花籽油運輸,植物油作為替代品來說有需求支撐;俄烏沖突下油脂油料市場保持較強勢,美豆仍高位運行,提振整體油脂市場;但全球棕櫚油需求前景仍有很多不確定性。
總結:棕櫚油持續向上動力不足,但支撐也較明顯,或維持震蕩整理運行。
觀點及建議:短期棕油維持震蕩運行,建議區間思路對待。
豆粕:出口需求良好支撐美豆,豆粕止跌小幅反彈
豆粕2301合約日內漲0.34%,收盤價4169元/噸,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5310元/噸。
最新動態:市場傳聞阿根廷或恢復大豆美元政策;但阿根廷干旱影響種植,制約豆價跌幅
供應端:俄烏沖突影響糧食出口,糧食類供應擔憂推動農產品走高;加上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較低影響運輸,美豆反彈;巴西與播種進度減緩,但當前影響不大;阿根廷大豆播種明顯落后,后續產量或受到影響,但目前來看未來全球大豆供應格局逐漸寬松的局面并未改變,豆粕的成本后續或震蕩下降;國內大豆近月到港依然有限,制約油廠開機,豆粕供應整體維持偏緊。不過11月下旬美豆到港增加,國內原料緊缺局面或改觀。
需求端:冬季豬肉需求尚可,養殖利潤較好,受育肥需求支撐,對飼料需求也保持較樂觀態勢。
其它因素:全球干旱明顯,農作物產量或受到影響,再加上俄烏沖突限制農作物供應,全球作物緊張下或推高農產品價格;政策性進口大豆持續投放增加市場供應,對大豆進口產生抑制。
觀點及建議:目前市場預期月底豆粕供應緊缺情況將緩解,建議逢高看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