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中期選舉基本結束,民主黨表現全面超出預期,成功守住參議院并把眾議院的差距控制在十席以內,未來兩年美國國會分裂局面基本形成,市場亦關注美股科技板塊面臨的影響。
政策方面,我們預計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壟斷政策將持續推進,而拜登政府主推的通脹削減法案預計仍將推進,但將一定程度受制于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
短期維度,我們預計通脹、就業數據仍將繼續成為主導市場走勢的核心變量,而美股科技板塊中期良好的業績確定性&成長性,以及板塊當前處于歷史底部的估值水平、機構對美股科技股較低持倉等,均支撐我們在未來12個月對美股科技板塊保持謹慎樂觀,建議自下而上,關注個股凈利潤、 FCF,以及估值合理性,并相應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后續轉向帶來的分母端彈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期選舉:結果基本確定,民主黨表現好于預期
截至11月15日,美國中期選舉成績已經基本確定,民主黨成績全面好于選前民調預測。根據美國政治預測網站FiveThirtyEight的選前預測,共和黨有61%的概率控制參議院,并將以平均15個席位的優勢控制眾議院。
但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選舉成績,民主黨確定控制參議院,同時眾議院與共和黨的差距很大可能在10個席位之內,成績全面好于預期。未來兩年,美國兩院將呈現分割狀態,拜登政府避免了如奧巴馬政府后期只能通過總統令推行政令的尷尬情況,但兩院之間的相互拉扯帶來的效率降低仍然無法避開。
政策影響:預計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審查將會繼續推行,共和黨控制眾議院預算權將拖通脹削減等幾個法案的步伐
1)參議院擁有立法權,由民主黨主推的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審查將更有可能以立法的形式被通過;
2)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擁有制定預算的權利,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很可能會在預算制定上為反通脹法案的實施造成困難;
3)新能源汽車政策方面的推進步伐將會放緩,加州的新能源補貼提案在州內投票未能通過,民主黨方面向全國推進的進程困難重重。
經濟影響:市場對共和黨控制國會后影響美聯儲加息節奏的預想落空,通脹、就業數據將繼續主導科技股短期走勢
本次大選前市場按照共和黨控制國會的情形對利率市場進行了定價,但在民主黨選舉全面好于預期之后,美聯儲貨幣政策料將繼續保持中立性,并依賴于通脹、就業等核心數據實際表現。
中長期維度,美聯儲在明年開始貨幣政策轉向仍是大概率事件,結合估值、基本面等核心要素,我們持續看好美股科技板塊未來6~12個月表現。
除加息節奏外,關于債務上限的爭論將成為美股科技股明年面臨的又一風險,在黨政過于激烈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及時提高債務上限,市場整體流動性將會受到影響,導致美股科技股的高波動性。
投資策略:
疫情期間美國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的后遺癥,以及疫情后企業營收增速、成本費用結構的恢復正常等,成為今年美股科技股持續、深度下跌的核心因素。本次中期選舉民主黨好于預期加大了部分市場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加速了科技公司反壟斷法案推進的步伐,預計$蘋果(AAPL.US)$、$谷歌-A(GOOGL.US)$、$亞馬遜(AMZN.US)$與$Meta Platforms(META.US)$將成為美國司法監管的重點限制對象。
短期維度基本面層面,我們預計通脹數據仍將成為主導市場走勢的核心變量,通脹、就業數據將是我們觀察短期市場拐點的核心指標。美股科技板塊中期良好的業績確定性&成長性,以及板塊當前處于歷史底部的估值水平、機構對美股科技股較低持倉等,均支撐我們在未來 12 個月,對美股科技板塊保持謹慎樂觀,建議自下而上,關注個股凈利潤、 FCF,以及估值合理性,并相應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后續轉向帶來的分母端彈性。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