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筑夢,共賀華誕。國慶前夕,北京恒昌公益基金會(簡稱“恒昌公益”)攜手山東省成武縣在京流動黨員黨委、公益志愿者以及媒體老師來到革命老區“牡丹之都”菏澤,走進成武縣第二中學(簡稱“成武二中”),向50名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高三學子,頒發了首期50,000元的“大學圓夢金”,助力革命老區學子圓夢高等學府,賦能鄉村教育振興。這也是繼菏澤寶峰初級中學揭牌首所“云杉中學”暨第六所“云杉校園”之后,恒昌公益為慶祝新中國75周年華誕獻上的又一份禮物。
恒昌公益志愿者向品學兼優高三學子頒發“大學圓夢金”
此次以“恒益未來 共筑優學”為主題的公益助學活動,既是恒昌公益助學范圍從邊遠山區向革命老區的實踐延伸,也是恒昌公益首次與地方黨組織合作開展公益行動的創新之舉,為建設“教育強國”賦予了更深刻的時代內涵。
情系革命老區 筑夢祖國未來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文化底蘊深厚,尊師重道、勤奮好學的觀念深入人心。菏澤作為“牡丹之都”,同樣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產業發展等因素影響,成武縣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25,849元,大幅落后于39,218元的全國平均水平。與山東全省甚至市內發達縣區相比,菏澤成武縣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教育資源和學習軟硬件條件存在差距。
早在1993年,成武縣舉全縣之力興建成武二中,當時僅有3座教學樓,8個班級、432名學生和30位專業教師。經過30年的風雨兼程,成武二中如今已舊貌換新顏,名師薈萃,現擁有近6000名師生的縣級重點中學。作為春秋時期著名相馬師伯樂的故里,成武二中一直將“師承伯樂、學為駿馬”的積極教育理念貫穿教學全過程,堅持五育并舉,因材施教,激發師生奔赴幸福人生的成長動力。
但由于客觀條件影響,部分來自革命老區的學生仍然面臨家庭困難、生活條件較差的困境,甚至阻礙了他們圓夢高等學府的步伐。因此,在推動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家庭困難學子更加亟需社會各界的幫扶和關愛。
愛心齊聯動 育“牡丹”綻放
此次,恒昌公益走進革命老區菏澤成武二中,從長期關注西部偏遠山區的“云杉校園”拓展延伸至革命老區的莘莘學子。通過捐助幫扶50名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高中學子,減輕他們的家庭經濟壓力并改善學習生活條件,助力老區教育從平等教育向優質教育升級。
本次恒昌公益“大學圓夢金”助學行動,得到了菏澤成武縣各級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公務員局局長高海民,成武縣在京流動黨員黨委書記劉方超,縣委組織部一級主任科員劉建,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崇雷,縣教體局黨組成員、教科研中心主任王立新,成武二中黨委書記曹春鵬,成武二中黨委副書記李兵等領導蒞臨了本次活動。
在捐贈儀式上,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公務員局局長高海民表示,恒昌公益的大愛之舉給同學們帶來邁向未來的希望和勇氣,感謝為困難學子點燃希望之火,鋪就筑夢之路。希望成武學子常懷赤子之心,不忘桑梓之情。期待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共盡綿薄之力,同擔應盡職責,讓公益事業更有力度、廣度和溫度,提高各項幫扶救助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持續性,讓愛心永駐,讓溫暖長存。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公務員局局長高海民致辭
成武二中黨委書記曹春鵬在致辭中表示,恒昌公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深刻內涵,展現了社會責任與人性光輝的完美融合。這份深情厚誼將永遠鐫刻在受助學生的心間,成為他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他勉勵同學們以勤奮為舟、以夢想為帆,用優異的成績和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傳遞愛心。
“恒昌公益‘大學圓夢金’的發放,對于身處困境、經歷生活磨難的同學來說,如同甘霖雨露,不僅緩解了經濟壓力,更在精神上給予了鼓舞和力量。將與其他受助同學一起銘記這份無私厚愛,在學業上追求卓越,在品德上不斷自我完善,不負韶華,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書寫青春華章,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將愛心與溫暖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這份愛的力量生生不息。”受助學生代表嚴同學發言時表示。
恒昌公益志愿者代表在現場表示,高中是學子們拼搏奮進的3年,也是從青少年邁向青年的關鍵時期。希望大家不負青春韶華,勤奮學習,志存高遠,如成武名人周自齊前輩所講“進德修業,自強不息”,圓夢大學,早日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成武二中校領導向恒昌公益、成武縣在京流動黨員黨委贈送錦旗
在儀式現場,成武二中黨委書記、校長曹春鵬,黨委副書記李兵分別向恒昌公益、成武縣在京流動黨員黨委贈送錦旗,代表學校師生表達對定向捐贈的感激與敬意。
踔厲篤行 力拓新程
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愛心的民企公益機構,恒昌公益成立5年來聚焦“助醫、助困、助學、資助義務植樹、資助社區環保”領域,厚植公益沃土,積極響應國家“教育強國”戰略,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恒昌公益在2023年2月正式啟動“云杉校園”助學公益項目,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已先后延伸至滇、蒙、黔、桂、甘、湘、魯七省。通過“一校一策”的精準公益助學,極大改善受助學校的學習環境、豐富了教學資源以及師資水平,為邊遠山區及革命老區的7,000余位寒門學子打開了創造人生更多可能的大門,深刻詮釋了教育振興、公益助學的新范式。同時,通過定向資助大涼山和遵義等偏遠地區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學生,已助力3名高考學子圓夢山東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知名“985”、“211”高等學府。
金秋育“牡丹”,春來花錦簇。從“一校一策”到“五育并舉”,恒昌公益堅持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助力品學兼優學子的成長,推動平等教育向優質教育的持續升級,發力構建與時俱進的公益助學新生態。展望未來,恒昌公益將持續攜手基層黨委、公益志愿者和社會各界愛心力量,讓公益助學如“云杉”一般扎根祖國大地,讓更多學子如盛世牡丹一般綻放華夏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