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未來5年,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規范發展,養老金融產品更加豐富,對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更好滿足養老金融需求。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一,養老金融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關。聚益科觀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人口老齡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呈持續上升趨勢。
近年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老齡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銀發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國家重視推動養老服務體系的高質量發展。目前,在居民的養老保障“三個支柱”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比較健全,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逐步發展完善但人口覆蓋相對有限,而作為第三支柱,個人投資的各類養老金融產品還處于產品逐漸豐富,改革持續深化的過程之中。金融機構也在加速推進這一完善過程。
聚益科認為,隨著我國人口構成的持續發展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個體財富積累,我國銀發經濟具有龐大的體量。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22日,養老類理財存續規模已從去年末的1065億元增長2.7%至1094億元;養老基金規模也從去年末的58.03億元增長15.2%至66.86億元。
同時,我國居民也需要有越來越高的個性化、多樣化、優質化的養老金融服務需求。未來養老金融產品也應當更加多元化,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金融機構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同時,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增強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的穩健性,并引導居民開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