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442.0334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并在創業板上市進入發行階段,發行人股票簡稱為“思泉新材”,股票代碼為“301489”,將于9月28日舉行本次發行初步詢價,10月12日舉行發行申購。
思泉新材專注于電子電氣功能性材料領域,主要產品為人工合成石墨導熱材料,致力于成為導熱材料行業領導者。公司本次IPO擬募集4.73億元資金,通過募投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經營業績和盈利水平,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聚焦消費電子產業,持續優化供應鏈地位
作為熱管理材料,人工合成石墨導熱材料的興起源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以5G智能手機為代表的5G終端在產品性能、功耗上都有較大幅度提升,疊加消費電子產品智能化、多功能化、輕薄化的發展趨勢,如何解決散熱問題成為決定消費電子等產品能否穩定立足于市場的關鍵問題。2019年至2022年5G手機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達230.84%,為散熱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期全球手機散熱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9.72%。
在消費電子行業應用之初,美國、日本的知名熱管理材料廠商形成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隨著消費電子產業鏈轉移,以及國內相關產業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包括思泉新材在內的國內企業在人工合成石墨導熱材料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憑借價格、區位及服務優勢開始對海外龍頭企業形成沖擊。
近年來,隨著我國熱管理材料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在下游應用領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中國熱管理材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21年,中國導熱材料市場規模為156.3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186.3億元。作為一家以熱管理材料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思泉新材致力于提高電子電氣產品的穩定性及可靠性,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
目前,公司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憑借優異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服務,獲得了行業內主流客戶的廣泛認可。目前,公司已成為小米、vivo、三星、谷歌、ABB、偉創力、比亞迪、富士康、華星光電、深天馬、聞泰通訊、華勤通訊、龍旗電子等的合格供應商。招股書顯示,按照公司2021年熱管理材料的銷售額4.36億元,公司在全國導熱材料的市占率為2.79%。
公司一直聚焦在電子電氣產品熱管理領域應用的高導熱材料,并逐步向磁性材料、納米防護材料等功能性材料方向拓展,這些豐富的產品線可一并解決電子電氣產品的散熱、無線充電、防水等多功能性需求,降低客戶供應鏈管理成本。
公司下游消費電子行業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穩定的上游供應商有利于公司對原材料性能及質量穩定性的控制。圍繞消費電子行業需求,公司持續打造自身供應鏈系統。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PI膜、膠帶、保護膜、離型膜等。其中PI膜主要采購自SKPI(全球產能第一的PI生產廠商)、瑞華泰(PI薄膜全球前列的中國廠商)等。通過在現有生產規模下通過批量集中采購,公司節約采購成本。
此外,公司通過工藝的不斷改進,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及產品良率,降低了能耗水平,全面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產品性價比,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2020-2022年,公司的人工合成石墨散熱片單位成本整體逐年下降,分別為88.35元/平方米、83.30元/平方米和83.27元/平方米,人工合成石墨散熱膜的單耗也整體下降。
圍繞下游需求變化,持續提升科技水平
消費電子等下游行業具有產品更新快、迭代周期短等特點,技術升級層出不窮,因而對導熱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技術要求也不斷提升。思泉新材圍繞下游技術迭代趨勢,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動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取得了多項研發成果,產品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
首先公司具備行業領先的研發條件,公司是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的2021年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是《整流器件用無鉛釬料回流焊焊接推薦工藝規范》(T/CWAN0005-2021)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擁有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的“廣東省石墨散熱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的“廣東省博士工作站”。
從人員構成上來看,截至2022年末,公司擁有研發與技術人員71名,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4.17%,公司擁有高效務實的研發團隊、健全的研發體系和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匯集了熱能與動力、材料學、物理學、化學、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及機械自動化等不同學科背景和多元化從業經驗的優秀研發人才,為公司技術研發提供了良好支持。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分別為1606.52萬元、2735.11萬元和2326.91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5.44%、6.09%和5.51%,保持在較高水平。近年來,公司通過持續不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積累了豐富的技術成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73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
同時,公司十分重視人才培養與對外交流合作,在業務發展過程中與四川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及合作研發關系,對公司科研體系形成有效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本次IPO募投項目之一為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8200萬元,將新建研發辦公樓,引進一批先進研發檢測設備,配備相應的技術研發人員,進一步提升公司新材料產品的研發能力與工藝水平。
下游市場進一步打開,公司業績增長可期
近年來,思泉新材抓住快速增長的消費電子市場,業績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為2.95億元增長到4.23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9.67%。2023年1-6月,公司實現收入1.94億元,同比增長2.05%;歸母凈利潤為2386.14萬元,同比增長25.54%;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2345.55萬元,同比增長33.81%。
接下來,新產品將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極。公司積極順應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在原有人工合成石墨散熱片、人工合成石墨散熱膜等產品的基礎上,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推出了熱管、均熱板、納米晶軟磁合金、納米防護膜等新型產品,不斷將科技成果與消費電子產業深入融合,推動行業發展和進步。
目前,人工合成石墨導熱材料已逐漸拓展至汽車電子、通信基站等應用領域,寬廣的應用領域為熱管理材料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熱管理材料市場為115.80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全球熱管理材料市場將達到139.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2%。
面向更廣闊的市場,公司新開發的均熱板、熱管、導熱墊片、導熱凝膠、導熱脂、納米晶軟磁合金、納米防護膜等產品已具備批量供貨能力,產品除了面向消費電子行業以外,還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通信基站等諸多領域,為公司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加上公司借助服務于大客戶的品牌優勢,可快速進入新的應用領域。
公司預計未來較長時間內銷售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有效擴張產能勢在必行。公司本次IPO募投項目中,高性能導熱散熱產品建設項目(一期)預計投資總額為2.70億元,主要用于廠房建設和設備購置,本項目建成后,將提升公司人工合成石墨散熱片和人工合成石墨散熱膜的生產能力,持續提升公司規模化經營優勢,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未來幾年,公司將聚焦客戶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繼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朝著更優的導熱性能、更合理的產品設計、更高效的散熱方案方向發展,提高產品在性能、質量、服務等方面的市場競爭力,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散熱解決方案提供商。(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