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海外PC和主機游戲領域,國產手游在研發、運營能力上的優勢明顯。面對次一級的新興市場,國內企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突破版號數量的限制,優秀的游戲項目可以得到更多的施展機會。”在金柚網區域總監范方舟看來,出海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必選題。
3月22日,騰訊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國際游戲業務板塊再次受到市場關注。
財報顯示,騰訊游戲業務全年總收入為1707億元。其中,本土市場游戲收入為1239億元,同比下降4%,國際市場游戲收入為468億元,同比增長3%。騰訊高管表示,“未來海外游戲發展機會很多”。
圖片來源:騰訊2022年報
在騰訊的這份成績單中,有幾款游戲的表現尤為亮眼。其中,《勝利女神:妮姬》推出10日后在全球全品類手游中流水排名第一,上線3個月下載量突破2500萬,上線首月收入突破1億美元大關。
如何把握出海機遇,在激烈競爭中實現增長,已成為中國游戲廠商的著力點。
“不出海,就出局”
對于中國游戲市場來說,2022年是艱難的一年。《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國內游戲用戶規模也觸及天花板,達到6.64億,同比下降0.33%。國內游戲市場逐漸飽和,產業發展已進入存量市場時代。
與此同時,全球游戲市場規模還在持續增長。根據調研機構數據,2022年全球游戲玩家達到32億,預計為游戲市場創造1968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2.1%。出海,成為被中國游戲人寄予無限遐想和期待的選擇。
沒有對版號的限制,是中國游戲出海的又一原因。版號是游戲上線運營前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并獲得的版權號,被業內人士稱為游戲的“生命線”。拿不到版號,就意味著游戲無法面向市場,無法實現盈利。近年來,國內游戲版號發放從2018年的2064個開始一路收縮;2022年共有512個游戲獲得審批,是游戲版號最少的一年。
比起無限內卷的國內游戲市場,海外市場還賦予了中小游戲公司更多的可能性。根據SensorTower公布的數據,2020年發布的《原神》在全球范圍內累計取得41億美元的收益,其中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高達三分之二。“每個游戲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原神》夢”,米哈游強大的造富能力,刺激著無數小體量游戲公司的神經。
圖片來源:Sensor Tower
除了自研游戲輸出海外,國內頭部游戲廠商也通過資本出海占領全球游戲市場:
騰訊在2022年發起的13起游戲領域的投資中,11起針對海外廠商,包括入股《雷霆一擊》開發商Triternion、聯手索尼收購《艾爾登法環》開發商FromSoftwar工作室30%股份等。除了內容并購,還在海外開設了本地化團隊,組建本土研發工作室,如在美國加州設立新工作室LightSpeed LA,專攻開發3A級游戲;設立工作室Uncapped Games,專注于開發PC平臺的即時戰略類游戲等。
網易的游戲出海動作,和騰訊有相似之處。根據AppMagic的數據,2022年網易全球手游收入22.9億美元。內容方面,網易招攬本地技術人才進行本土化游戲研發,據不完全統計,網易在2022年至少投資了10家海外游戲(相關)團隊;工作室方面,網易已成立6家海外游戲工作室,分布于日本、美國、加拿大等主流市場區域。
買量成本激增,挑戰與機遇并存
伽馬數據《2022年11月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游戲的海外市場收入連續4個季度呈現下滑趨勢。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73.4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70%。2022年,國產游戲出海面臨了一場小“寒冬”。
國外政策變化使得游戲出海競爭加劇、門檻提高。2021年蘋果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新政策的實施和谷歌"隱私沙盒"的出現,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或準備制定與個人信息數據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游戲買量”變得越來越困難的同時,廠商還要為游戲產品提供更多安全措施,以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
游戲買量,即花錢購買精準的流量,通過投放廣告獲取用戶,是游戲廠商過去賴以生存的獲客方法?!?022國內手游出海白皮書》顯示,自2021年5月iOS14.6更新以來,全球重度手游廣告獲客成本暴漲78%。東南亞游戲市場買量成本在2021年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暴增2.5倍。
不僅買量難,游戲內容生產、宣傳推廣、數據保護、用戶隱私等更加嚴苛的挑戰,更是一件件難上加難的事。
圖片來源:Playpost
本土化成為關鍵詞
“出海并非簡單的產品輸出,找到合適的題材、選擇正確的地域,產品本土化是企業面臨的第一個課題。而本土化離不開本土團隊的組建及人才發展規劃,企業需要對落地國的文化、政策法規有充分的認知。”范方舟認為,由于語言、文化、政策等差異,國產游戲出海面臨著本土化的挑戰。
不同國家的玩家,有著不同的喜好。一款游戲在立項之初,就要快速了解和掌握標的地區玩家的喜好,不僅僅是在RPG(角色扮演)、SLG(策略類)這樣的大方向,還需在更精細的層面進行因地制宜的策劃。
比如,韓國玩家在玩法上更偏向于“肝”,同樣的RPG游戲,韓國版每升一級的經驗通常被設定為國內的8倍;阿拉伯語是從右往左看,而中文、英文都是從左往右看,在本土化的過程中,UI需要隨之調整;中東不過圣誕節,游戲中不配置圣誕節活動……
GPC調研也顯示,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本地化難度高、國際環境變化、海外法律政策變化、海外渠道問題、海外競爭加劇、海外稅務等多個方面,對廠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為復合的要求。隨著海外人才聚攏與品牌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大廠開始擺脫由產品進行單點突破的出海模式,并逐步建立起了從團隊、項目、開發到發行全方位融合的全球化工業體系。
米哈游在海外總部設立之前,就已在全球范圍內開啟大規模招聘,通過招聘崗位就能夠看出米哈游在不同地區的發展策略,比如在日韓,主要的任務為游戲的本地化與推廣,其中韓國包含一個特殊職位:政府事務。
繼《原神》《崩壞3》等游戲出海大獲成功后,米哈游在新加坡設立全球互動娛樂品牌HoYoverse,整合日本、韓國、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全球資源為游戲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增強對海外事務的調控和統籌。新加坡總部可知的招聘崗位涵蓋游戲研發、工程師、市場商務、產品、企劃、職能、專案管理等方向,不僅進一步拓寬了海外發行渠道,并為吸納人才、提升知名度以及建立系統化、工業化的全球研運體系提供了更為便捷有效的渠道。
圖片來源:PlayStation.Blog
在出海的不同階段,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存在差異,初期對于出海戰略規劃、人才招聘、海外背調和用工管理的需求更為迫切,隨著出海的不斷深入又會在人才發展規劃、全球用工管理等方面產生新的需求。金柚GEO(Global Employment Outsourcing)是金柚網打造的全球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目前可提供全球15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字化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包括全球聘用服務、全球薪資管理等。幫助游戲電競、醫療健康、互聯網、對外貿易、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跨境電商、社交文娛等行業客戶加速實現海外本土化布局,在出海浪潮下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
在全球加速游戲再認知的當下,我國也迫切需要充分挖掘本土游戲產業優勢,搶占下一代互聯網布局,提升國際文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表示,中東、非洲、東南亞、拉美等地區的新興游戲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中國出海游戲的增長點;從國內產業建設角度,游戲企業積極推動出海,出海相關的配套服務在各方的支持下正在逐步建立,游戲出海的生態鏈有望進一步成熟;從游戲產品的角度看,海外市場的用戶偏好也在發生變化,IP改編游戲、休閑類游戲等游戲產品的分賽道上存在發展機會。
提及國內企業出海,金柚網區域總監范方舟表示,“不單在游戲行業,當前企業對于出海擴大市場、跟著產業鏈走、尋找更加豐富的金融工具的需求正愈發強烈,也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經過國內存量市場磨練并發展起來的企業,出海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