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熱度持續走強,AI與產業價值有機結合也在不斷推動新產業模式的誕生。
為順應數字經濟浪潮,變電力為算力,4?2日,協鑫能科公告稱,下屬子公司蘇州鑫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杭州星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星臨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3億元增資入股,步入數字能源超級算力融合新賽道。此外星臨科技還簽訂業績承諾,約定自協議簽訂之日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星臨科技經審計的累計凈利潤總和不低于 10.5 億元。
公告顯示,星臨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單相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與GPU(圖形處理器)高性能云計算領域的創新服務商。該公司主營GPU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算力輸出與技術服務,擁有包括IaaS、PaaS、MaaS 三大層面的完整技術平臺,可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生命科學、影視渲染、區塊鏈、云游戲、自動駕駛等各行業提供專業算力服務。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能源合作、電池包業務、儲能業務等7個方面協同發力。協鑫能科發揮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的產業優勢,為AI算力業務提供綠色低碳的能源解決方案。星臨科技則向其提供單相浸沒式電池包冷卻解決方案,與AI算力服務有關的優勢資源和優質產品。結合協鑫能科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的電廠布局和30余年熱電運營經驗,雙方為客戶提供“電+儲+算”一體服務,打造AI時代的大規模零碳算力,幫助更多行業加入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浪潮。
協鑫能科表示,公司聚焦數字能源,一方面積極探索將數字化、產業物聯網技術運用到能源的生產、運營、服務等過程中,另一方面,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助力AI算力產業加快綠色轉型步伐。作為國內民營發電龍頭,協鑫能科利用自身從發電到配售電、移動儲能、能效管理的核心優勢,打造能源數字產業集群。
據悉,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共遴選出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33個,其中就包括星臨科技申報的蕪湖星載科技大數據中心。星臨科技在上海、蕪湖、甘肅等地規劃建設百億規模的液冷超級智算中心,打造十萬卡規模的訓練和推理超級計算集群、高性能云計算系統平臺,為國產大模型的研發訓練、各行業領域的“AI+”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超高性價比的算力服務。
超級智算中心即AI計算中心,能夠為AI計算提供所需的專用算力。目前國內AI算力短缺,國家信息中心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顯示,全國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中國銀河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強大的算力水平是AI大模型必備的技術支撐,ChatGPT3.0模型需要使用1024顆英偉達A100芯片訓練長達一個月的時間,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商業落地蓄勢待發,未來對算力的需求更將超乎想象。而從全球市場來看,超算更是成為推動AI在產業應用方面的強大引擎。
但同時,事物具有兩面性,AI計算“狂飆式”發展的背后,對電力能源能耗的大幅需求及摩爾定律下克服芯片功耗所需的性能提升,也使得全球電力能源供應出現了巨大的需求缺口。甚至有科學家預言,到2030年代,預計全球生產電力的30-50%將用于AI計算和冷卻。由此AI計算與能源供應需要實現雙向奔赴,綠色清潔能源經濟價值更加凸顯。
據了解,作為超算領域創新服務商,星臨科技專注的單相浸沒式液冷是一種前沿的數據中心散熱技術。單相浸沒式液冷技術能夠有效控制核溫,實現100%的熱回收,同時取消風扇振動源,整體降低設備故障率。其突出的優勢便是節能降耗、提高效率,比傳統空氣冷卻方式節省30%以上的能耗并減少碳排放,同時支持高密度裝配式部署和模塊化設計,在空間利用和部署時間方面,較風冷數據中心節省50%~70%用地面積,節約75%的IDC建造時間,并具有穩定可靠等突出特點。
因此這一前沿技術應用前景非常廣闊。3?6日,全球首個浸沒式液冷儲能電站——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該技術在新型儲能工程領域的成功應用,實現了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的迭代升級。而星臨科技已在安徽簽約建設百億規模的液冷超級智算中?,為國產大模型的研發訓練、各行業領域的“AI+”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超?性價比的算?服務。
有分析人士稱,此次合作是協鑫能科在AI算力領域的重要開端。對于綠色清潔能源龍頭企業協鑫能科而言,一方面雙方深度合作能進一步實現效益提升,為協鑫能科帶來業績貢獻,另一方面,協鑫能科切入AI超算液冷儲能賽道,也有望對其主營產品移動電池的性能帶來進一步提升,形成多重積極效應。此外,合作雙方還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全力為AI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綠色且經濟的算力支撐,助?“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