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賓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宜賓市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87億元,躍居四川省第二位。其中出口總值列四川第三位,進口總值列四川第二位,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同比分別高出全省31.09、19.29、50.62個百分點。
2017年,宜賓外貿進出口全省排名僅第六。五年之內,在疫情帶來的國內外形勢多變的大背景下,從第六躍居第二,宜賓外貿的大幅增長,強大的增長動能來自哪里?有哪些要素的支撐?
搶抓新機遇 “一藍一綠”產業塑造新引擎
上半年,宜賓市89家智能終端規上企業實現產值206億元,51家智能終端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70.32億元,占同期宜賓外貿的49.57%。動力電池產業實現產值突破32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0%,同期實現進出口19.55億元,增長650.51%,對宜賓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38.25%。
2016年以來,宜賓立足能源、區位優勢,在煤炭、白酒“一黑一白”的基礎上,迅速調整產業發展方向,積極拓展綠色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等數字經濟新藍海、動力電池等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產業,實現從資源型傳統產業到低碳優勢新興產業發展蝶變。
近年來,宜賓市累計簽約引進極米、朵唯、蘇格、康佳、澤平電子等品牌企業項目258個,已投產153個,逐步形成手機整機產品、手機零部件、新型顯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泛智能終端領域的產業體系。同時,宜賓搶抓動力電池龍頭企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急需擴大產能的戰略窗口,引入寧德時代在三江新區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并發揮“鏈主”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建設“1+N”動力電池產業生態圈,目前已累計簽約動力電池及其配套項目67個、協議總投資1492億元。智能終端產業、動力電池產業,成為宜賓外貿五年來持續增長的強力引擎。
為全力保障電池產業發展,宜賓海關部門還成立了支持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專班,在進出口通關、稅收征管、出口危險貨物及包裝檢驗、RCEP原產地簽證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政策支持,并集中全關人力資源加密出口檢驗頻次,全面滿足企業快速出運需求。
政策賦能平臺助力 市場主體信心足活力顯
據統計,上半年宜賓已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4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家,其中110家民營企業進出口110.3億元,占全市外貿總值的77.7%。
今年以來,宜賓堅決貫徹國家和四川省穩外貿系列工作舉措,從支持企業做大外貿規模、創建開放平臺、拓展多元市場、發展外貿新業態、規避貿易風險、降低融資成本等6個方面促外貿保穩提質,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優質產業發展,支持企業開展“碳足跡”認證,提高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宜賓市各部門也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出臺優惠舉措等方式,與市場主體共克時艱,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宜賓海關出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十四條措施》,全力保障重點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設立鮮活易腐農產品進出口綠色通道。強化RCEP政策推廣,簽發各類型優惠原產地證書合計1.55億美元,為出口企業獲取超過5000萬元稅收減免。宜賓市稅務局簡化辦稅流程,推行實地核查“容缺辦理”,全市平均退稅時間由原來的1.4天壓縮為當天辦結。宜賓外匯管理部門加大跨境融資支持力度,推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擴面提質,上半年宜賓外匯衍生產品簽約金額3.96億美元,創近5年來歷史新高,簽約金額居全省第三。
此外,宜賓綜保區和獲批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臨港經開區兩個開放平臺經過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宜賓外貿主陣地。數據顯示,上半年宜賓綜保區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47.79億元,增長438%,拉動宜賓外貿增長39.9%。
來源 :宜賓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