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菜北運”,一頭連著產區農民“錢袋子”,另一頭連著北方群眾“菜籃子”。2月21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攀枝花市立足資源優勢建強“南菜北運”基地。目前,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25萬畝,產量達99萬噸,實現產值25億余元。
冬春時節北方寒風凜冽,攀枝花金沙江畔、安寧河谷早春蔬菜產區溫暖如春。在廣袤的田野上,各類蔬菜郁郁蔥蔥,運菜車輛來往穿梭,集散市場里人頭攢動。翻越崇山峻嶺,這些新鮮蔬菜一路向北,豐盈了北方群眾的“菜籃子”。為鼓起菜農的“錢袋子”,攀枝花市著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現已建成路網、渠網、電網配套的高標準菜田15萬畝,并普及推廣膜下滴灌栽培技術,同時鼓勵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蔬菜集約化育苗基地,大力推動種苗繁育體系建設。
強化產品質量監管,市、縣兩級成立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定量檢測,加大對主要蔬菜生產基地產品抽檢力度,年檢測樣品量保持在700個批次以上。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鄉鎮建立質監站并配備2-3名監管人員,每個村確定1名質量協管員,實行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對蔬菜生產基地及生產主體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管。健全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以攀西農產品交易中心為龍頭的產地批發市場,在生產基地設立農產品臨時集散點,完善產地市場,引導經營主體積極參加農交會、西博會等重要展會,并在全國30多個城市建立農產品銷售點。
來源:攀枝花市府